1 / 14
1、组织与职责
组织结构
、产生办法和聘任方法,规范班组长选拔程序,择优选拔优秀的班组长。鼓励企业开展民主推荐选拔班组长工作。
(重点危险岗位设立专职安全员),并按每天应按时组织召开班前会和班后会,并将会议内容做好记录。
:接班(开工)前,结合当班生产任务、安全风险和安全操作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布置,交代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
6 / 14
: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及时纠正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
6 现场安全管理
作业程序
,加强对各岗位作业的监控。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应按下达操作指令或工作指导书(票)提示或操作步骤操作。
、值班应按要求做好记录。
。
。
。
6.3 作业环境
、整洁,人流物流通道畅通无阻,且宽度符合规范,设备、物品码放整齐。
,创造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
、复杂程序、特种设备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便于取阅。
安全警示
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应根据法规、作业实际需要张贴职业危害
8 / 14
告知和安全警示标识,职业危害告知和安全警示标识醒目、齐全与标准一致。
有害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
(强度)超标的场所,应采取相应屏蔽、隔离措施加强职工保护,协助企业与职工签订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告知书,定期体检和采取轮换岗等措施。
3.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设备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6.6 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不正确的不得上岗。
6.7 危险作业
1.严格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审批制度,规范班组特种作业以及重点环节的操作。
,并实行“手指口述”或多人复合操作法,严禁冒险蛮干、违规操作。
,班组人员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点),并熟知控制措施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8 / 14
、有害作业场所控制措施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悬挂或放置在醒目位置。
(点)管理
1.班组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岗位进行危险源(点)辨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建立危险源(点)核查表。
(点)及其监控措施进行评估。
(点)及其设备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5. 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点)进行核实,根据新辨识的危险源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危险源(点)核查表。
、工具、车辆及作业现场等做到安全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
,做到设备清洁完好,无跑、冒、滴、漏;设备及周边无垃圾、无油渣、无杂物、物料工具堆放整齐。
(及专业设备)使用管理
、专业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分类登记,并设台帐管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⑴名称、型号、编号(永久性并按类别、使用部门实行统一顺序编号)、技术规范、制造厂家和安全许可证号、出厂日期检验周期
⑶检验日期
9 / 14
⑷检验项目与结果
⑸检验人签名
(6)定期外观检查情况记录
(7)报废时间
(8)管理人员姓名。企业设置专业设备管理部门的此项工作由专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班组协助工作。
“禁止使用”标志,单独存放或有关部门回收。
3.班组设备使用、管理应符合企业管理制度要求。
。
,方准许使用。
,检验不合格、检验过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危险化学品管理
,帐、卡、物三者相符。
2.易燃易爆品、化学品的存放应符合规范,应避免占用人流通道,露天存放应建设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参考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