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洪堡特语言哲学对语言多样性保护的启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洪堡特语言哲学对语言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一、引言
洪堡特( 1767-1835 )是德国著名的语言理论家、语文家和
政治家。洪堡特一生阅历丰富,但他主要的兴趣是语言学,后半
生他对此潜心研究,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洪堡特致力于探讨语观点,语言是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 活动是人类精神的基本特性。”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
活动”,这里的“活动”就是精神的创造活动。语言是一种精神
的创造活动就意味着语言具有创造性,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是如 此。民族的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总是会随着时间,人类活动以 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洪堡特进一步指出:“语言不是活动的产物, 而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在他看来,一方面,语言是心灵的 全部,它按精神的规律发展,同时又构成思维的工具。语言作为 认知手段和表达工具,首先要满足精神活动的需要。 因为精神要 求语言分辨内容与形式、实体与关系,而“如果语言要适合于思 维的需要,那它就必须在构造上尽可能地对应于思维的有机体。
换言之,语言的发展隶属于思维的发展,它要步步紧随精神,建 立起与精神活动相一致的语言形式。 精神不仅创造出每一种语言 形式,而且也规定了语言形式可能的变异范围。语言与精神关系
的另一面,是语言对精神的影响”。洪堡特指出:“尽管语言完 全是内在的,但它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外在的实体,通过这一实 存,它对人本身施于强大的控制。这就是说,虽然在本质上语言 产生于人类内在的精神创造活动。但是,一旦它成为一个有具体 存在形态的表达系统,就成为与精神相对的“外在的客体”、
“独特的实存”,从而在外部影响着精神。在洪堡特看来,“思
维和语言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东西。词是一个一个的名称或
标签,同时又表示着特定的东西, 使这种东西在思维过程中表现 为一种特殊的概念。只要讲出一个词,就等于决定了表达思维过 程的整个语言。所以,语言的不同,引起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也会 不同。各国对于母语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确立官方语
言、编撰字典、编写多语教材、完善语言存档和传播制度等都是 保护母语的有效途径。发挥专业影响力,提倡“双语教育"。我 国推广普通话的行为是适应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
的形势。保护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同整个民族的进步,还能 保护和改善我国的语言生态环境。 通过教育手段,加强第一语言 的重视程度,如今在中国已经得到了体现。高考语文的分数上涨, 而作为外语的英语的分数下跌就是最直接的反映。这对于今年以
来英语在世界各国疯狂热涨的趋势是个喝止,很有效地保护了自
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精神不受外来语言和文化更大的侵害。对
于极其稀有的语言种类要进行特殊的保护,如建立民族语学校, 开办民族语教育,这样能让稀有的语言延续下去,不至于灭亡。
语言的消亡就是文化现象的消亡, 是人类文明一大损失。文 化语言种类的迅速消失突出地反映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族
群间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有失平衡的态势。因此我们要 更加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尤其要给予濒危民族语言更多的保护。 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
安定。
三、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对语言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洪堡特的另一创见就是直接架起了语言和世界观的桥梁,
“语言就是世界观”。关于“语言世界观”,洪堡特认为,每一

洪堡特语言哲学对语言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8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