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艺之教 莫先于《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艺之教 莫先于《诗》
散发人 汉朝的时候,诗经如同法律,武帝时的大儒韩婴上殿引用《诗经》与董仲舒据理力争,展示了捍卫诗学尊严的儒者风范。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这是孟夫子的感慨,六艺之教 莫先于《诗》
散发人 汉朝的时候,诗经如同法律,武帝时的大儒韩婴上殿引用《诗经》与董仲舒据理力争,展示了捍卫诗学尊严的儒者风范。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这是孟夫子的感慨,至深。
可不是吗?义理之学本来就是无穷的,岂能用语言来说得尽呢。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充满了禅意。难干言说。世人迷闷,孔夫子慈悲,总要给人们指出一条路径,免得泛滥无归。
六艺之教,都是克己之学,而然,孔孟之教,莫先于《诗经》,莫急于《诗经》。
常言,“诗言志,歌咏言”,不论白发,还是青年,满满的壮志如何挥洒,古人有福气,依靠的就是诗经。在心胸中,叫做志,说出口叫做诗,孔夫子的一切言教都可以统摄在《诗经》里面。有人或许要说,不对吧,《论语》才是孔夫子的言教,儒者的行动准则,《论语》当然是。被人忽视的却是《诗经》。
在心为志,有了发心,才会有后面的慎独之行,表达志的就是诗,在心为德,在行为礼,遵照《诗经》做事说话,同样是蹈德履仁,与《四书》没有分别,不含糊。
看过了电影《孔子》,观者直观的感知,孔门之学,应该是多面手,文武全才,儒者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都要研习的公共知识分子。可惜,六经注我,已经是千年故梦,望而兴叹而已。
如果,把《诗经》只看成是文学书籍,那就把《诗经》看浅了。汉朝的时候,《诗经》如同法律,武帝时的大儒韩婴上殿引用《诗经》与董仲舒据理力争,展示了捍卫诗学尊严的儒者风范。可惜。他写的书多湮没了,至今只剩下了《韩诗外传》,令人痛惜。诗经虽然分风、雅、颂三种范式,但是,总体说来,还是分内省、外行两部分,也就是“内圣外王”之学。内省修炼心性,外观治平安人。二者最终也是统一的,一者为体,一者为用,明体达用,达到和谐。
不可小看了《诗经》里的学问,不只是文学。
阅读《诗经》,对于现代人很困难,即使是段浪漫情诗,不同时代的语言错位,让人难寻门路。须知,求之圣人之言语,理会得一分,即自心显得一分,多则数章,少则片语,都是打开心灵宝藏大门的钥匙。自家珍宝,自己发心,及时用力,自己觅寻。想想孔夫子,当年刻在写在竹简上的文字,惜墨如金,用意之深。
转了半天,才到正题,木心的新书《诗经演》。
如果,你仔细翻看这本书,你会发现,有些奇怪,为何都是十四行的诗,而且没有按照风雅颂的格式分类,尽管分了内外篇。
其实,这是木心先生的大胆创作。我们大胆地猜测一下,木心先生是要学唐朝的白居易创作“新乐府”呢?好像也不是。白居易写的是唐朝前段的“春秋”,上至帝王征战,下到民间疾苦,多是唐朝的画面。木心的语境还是在《诗经》。这回的诗经有些像木心的《洛阳伽蓝赋》,粉碎了古人旧稿,再塑新篇,如同俄罗斯的民族乐派,当然,他自嘲信徒写的都

六艺之教 莫先于《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周瑞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