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岑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理解“故园、龙钟、马上、凭”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逢入京使》.(精品文档请下载)
2、过程和方法:联络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经历等方法《逢入京使》
岑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理解“故园、龙钟、马上、凭”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逢入京使》.(精品文档请下载)
2、过程和方法:联络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经历等方法理解“故园、龙钟、马上、凭”,掌握古诗大意.(精品文档请下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和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豁达的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的诵读,,掌握古诗大意.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堂3分钟德育教育
(1)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热爱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精品文档请下载)
2、解释课题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抚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逢”的意思是遇到。“入京使”即回长安的使者。诗人想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精品文档请下载)
3、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人。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客死成都旅舍。岑参和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慨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精品文档请下载)
4、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此诗创作于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5、诵读新句
提示:七言律诗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顿,学生划分朗读停顿。
,学生倾听。
,学生划分节奏。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
。
6、讲析
(1)字词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③漫漫: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⑤凭:托,烦,请.
⑥传语:捎口信。
(2)翻译诗歌: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土,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仍然擦不干。途中和君马上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诗
《逢入京使》[9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