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逢入京使》[133].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
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法学法:讲授法,诵读《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
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法学法:讲授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朵奇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
诗人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岑参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和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和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此诗创作于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
学生齐读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赏析诗歌
“故园东望路漫漫”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分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致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大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非常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

《逢入京使》[13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