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长台关乡中心学校 刘 通
教学目的:
1、读、背、诵本诗词。
2、联络上下文,联络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诗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准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长台关乡中心学校 刘 通
教学目的:
1、读、背、诵本诗词。
2、联络上下文,联络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诗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题中的“己亥"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衰败;这一年,腐朽衰败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第五首。(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自主学习
1、自读古诗
2、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吟鞭(biān)浩hào
(2)理解词义
①吟鞭:诗人的马鞭。
②落红:落花。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抗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那么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他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厉人辑有《龚自珍文集》.(精品文档请下载)
4。背景探寻
此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因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决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和吴虹生书》),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诗人刚刚分开京城时写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合作探究
1、吟读诗歌
2、美读诗歌
3、赏读诗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今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分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简评: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精品文档请下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今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精品文档请下载)
简评: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说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屡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精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