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选载)
作者:[美]保罗·海恩 等 分类:经济理论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中间人
中间人创造信息
市场作为发现过程
延伸阅读 经济增长:专业化、交换和法制
简短回顾
第3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对于权衡进行了不少讨论。我们知道,大多数物品是稀缺的,这就是说,只有通过以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才能获得。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考虑稀缺性的进一步应用——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品。没错,任何事物都有。这就意味着,明智的选择——从现有的资源中尽可能多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节约的选择——要求比较采取其他选择时的预期额外成本和预期额外收益。日常的选择需要权衡。我们将提出消费者需求的概念来解释买方是如何面对权衡的,以及市场上的价格信号是如何鼓励买方进行节约的。
关于“需要”
边际价值
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
需求曲线
需求法则
需求和需求量
需求自身也会变
所有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
通货膨胀导致的错误感觉
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需求价格弹性
对弹性的思考
弹性与总收入
垂直需求之谜
所有稀缺品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分配
只有钱重要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
简短回顾
第4章 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
经济学的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两种理论都假设决策者面临一系列不同的方案,并要从中选择一个。他们的选择反映了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间的比较。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也要进行节约,其逻辑和消费者是一样的。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是,机会成本和市场价格如何激励厂商生产并供给稀缺品,市场价格如何反映机会成本并把信息传达给我们大家。
对机会成本的复习
成本和行为相关,而不是和事物相关 …
我现在该干什么?“沉没成本”的无关性
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机会成本 …
边际机会成本
成本和供给
供给曲线
供给自身也会变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志愿兵的成本
供给价格弹性
用成本论证正当性
简短回顾
第5章 供给与需求(上)
在铅笔厂中,一旦木头、石墨、橡皮、油漆、胶水、锡包头、适当的工具和机器全部到位,很多专家都知道如何把铅笔做出来。但是铅笔生产线上的专家不知道那些基本的投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想想木头吧。伐木工人需要把树木伐倒。他们要依赖特制的高科技设备,还需要穿衣、吃饭、喝咖啡、看病以及其他种种产品和服务,有了这些才能好好工作。伐木的设备有一部分是用钢材制成。所以铅笔当中还有钢厂工人的一份辛劳,他们本人却未必知道这一点。
市场是竞价的过程
交易成本,又来了
产权和制度
货币价格的协调作用
基本过程
竞争、合作与市场出清
5.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