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当前1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当前2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女性内分泌紊乱症状
当前3页,共28页,星期日。
⑻骨骼
⑼消化系统
当前15页,共28页,星期日。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第二节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为女子的性腺,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性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生育年龄的妇女,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都有一次周期性变化,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体萎缩
当前16页,共28页,星期日。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窦状卵泡
排卵前卵泡
排 卵
黄 体
白 体
当前17页,共28页,星期日。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卵泡外膜
卵泡内膜
颗粒细胞
卵 丘
卵细胞
透明带
卵泡液
放射冠
发育成熟的卵泡
当前18页,共28页,星期日。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排 卵 受 精 过 程
排 卵
受 精
着 床
卵泡发育
当前19页,共28页,星期日。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
第三节 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均为甾体激素。
1. 甾体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属于类固醇激素
基本化学成分——多氢环戊烷烯菲
“甾”——“田”代表四个环,“<<<”代表三个侧链。 按碳原子数目分成3组:
孕激素含21个碳原子:如孕酮
雄激素含19个碳原子:如睾酮
雌激素含18个碳原子:如雌二醇、雌酮及雌三醇
当前20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
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高峰(较平坦),月经前水平最低。
(2)孕激素:孕酮,排卵后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以后下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
(3)雄激素:睾酮和雄烯二酮,来自肾上腺及卵巢,在排卵前升高。
当前21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当前22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第四节 卵巢的其他内分泌功能
① 促使子宫发育,增加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② 使子宫内膜增生
③ 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 ④ 促进输卵管发育
⑤ 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⑥ 使乳腺管增生
⑦ 促进卵泡发育 ⑧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⑨ 促进钠、水潴留 ⑩ 促进骨钙沉积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当前23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
① 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有利胚胎发育
② 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为着床作准备
③ 使宫颈闭合,粘液减少
④ 抑制输卵管收缩
⑤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⑥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⑦ 对下丘脑和腺垂体有负反馈作用
⑧ 有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
⑨ 促进水、钠排泄
当前24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1)雌激素拮抗物:减缓子宫及内膜的生长及增殖,抑制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发育。长期使用可男性化。
(2)对机体的代谢功能影响:促进蛋白合成,使基础代谢率增加,刺激骨髓红细胞增生,促进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促进水、钠重吸收而致水肿。
当前25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1)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素:其对垂体FSH的合成和分泌有反馈的作用,并在卵巢局部调节卵泡膜细胞对促性腺激素的 反作用。
(2)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参与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当前26页,共28页,星期日。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第五节 子宫内膜
演示文稿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