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大连市金州区复州湾中学 李奎山
【教学目的】
⒈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⒉整体感知诗意,品析体味诗情诗境。
⒊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型和课时】
《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大连市金州区复州湾中学 李奎山
【教学目的】
⒈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⒉整体感知诗意,品析体味诗情诗境。
⒊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型和课时】
【预习要求】
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文简析】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于清道光十九年,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南北往返途中,写成315首诗,名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是刚离京时所作。表达了诗人虽远离官场,却仍关心国家命运,继续不遗余力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
【教学创意】
古诗词鉴赏教学重在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以读为先,力争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涵咏,在欣赏中品悟,培养语感,体味情怀,进而深化准确地领会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因此
本课的创意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引情激趣,从而到达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熟读成诵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4分钟)
由学生学过的一首《己亥杂诗》引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不拘一格降人才。”学生齐读,师介绍:《己亥杂诗》是龚自珍于清道光十九年,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南北往返途中,写成315首诗,名为《己亥杂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龚自珍刚刚离京时所作的《己亥杂诗》其五。
【设计意图】温故引新,引情激趣。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的(1分钟)
【教学目的】
⒈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⒉整体感知诗意,品析体味诗情诗境。
⒊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分钟)
文学常识预习交流,先由学生汇报,后师适时点拨补充:(多媒体出示)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进主义的先驱者。由于力主革除弊政,屡遭排斥,愤然辞官南归。这一年是己亥年,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南北往返途中,写成315首诗,所以名为《己亥杂诗》。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为下面的感知诗意、理解情怀,有感情朗读、背诵做铺垫。
读诗韵(3分钟)
学生自由练读两遍。注意字音、节奏,师适时点拨指导。
指名检查朗读.
师强调重点字音:斜,古读音xia,押韵(多媒体播放名家范读)
朗读节奏:七言绝句,二/二/三。练读后全班齐读。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男女生轮句背诵,小组展示背诵,全班齐背。
指名展示读。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把握节奏,力争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全诗。
五、读诗意(3分钟)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自行理解诗句内容.
2、师生交流.
六、读诗情(5分钟)
从诗句中你读出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用“我从___________一句(一词)中,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感情”这样的
句式来答复。
“浩荡离愁白日斜”读出诗人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吟鞭东指即天涯”读出诗人的马鞭所指,东指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
《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