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典型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435万亩,耕地面积41万亩,,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爱国将领唐聚五在组建了辽宁民众自卫军、救国会,1932年4月21日,在今实验小学操场举行了抗日誓县级城市建设规划工作总结第2页
师大会。唐聚五被张学良任命为总司令,打响了有组织抗日第一枪,之后他联络辽、吉、黑三省义勇军20万人奔赴抗日战场,使成为了东北抗日的策源地。辽宁民众自卫军在誓师抗日,极大地影响了各地群众的抗日信心,激励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情绪,为抗联在辽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奠下了基石。
5、东北抗联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至1938年,杨靖宇将军率东北抗日联军一军一师主力,以老秃顶子山为中心,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东北抗联抗日游击根据地。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6、国歌原创作素材地。辽宁民众自卫军誓师抗日后,传唱着一首《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在地区普遍流行,在吹响了辽宁义勇军的进行曲,对当时抗日军民的斗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剧作家田汉根据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日的事迹,撰写了电影故事《风云儿女》,夏衍将电影故事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田汉又根据《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写出了《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于1935年完成了对《风云儿女》主题歌的谱曲,最后将《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改为《义勇军进行曲》,使成为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的主要创作素材地。
(二)保护历史风貌,突出特色
鉴于丰厚的历史文化,我县县委、县政府扎实挖掘文化产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日前专门制定了“未来五年全县文化发展项目”,力争到实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目标,到20xx年把建设成全省文化大县,用文化的大发展推动全县各业齐头并进。
拥有建县130多年历史的在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科学发展地域文化作为凝结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力的重要要素来抓,在“十五”期间,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使全县公民道德素质得到快速提升,文化阵地建设得到逐步推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特别是五女山山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成功,为的文化事业树立起了龙头品牌。去年,文化阵地建设更是高潮迭起,“五女山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女山文化广场、迎熏门、隆兴门、唐聚五广场、天合广场的建设,切实将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去。县城楼体立面造型采用满族或高句丽风格,彰显特色,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八卦城的恢复性建设又是我县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又一亮点。八卦城是易经文化最具标本性的示范工程和易经文化的载体,闪耀着“天人合一”的灿烂光辉。八卦城建成后,因地基土的冻胀和多年战乱失修,现在只保留着长约40米的古城墙。为了传承和宏扬地域文化,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计划用5年时间恢复八卦城,以打造城市品牌,用文化理念塑造城市形象,进一步提高的核心竞争力,拉动我县旅游业,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永恒的文化财富。
恢复后的八卦城定性为。基本尊重章樾的建城理念,社会功能比较健全的历史古城。八卦城内恢复少数行政办公楼、多数作住宅和商业用房。规划范围为16公顷,包括八卦城内的路网、城门、县政府办公楼及八卦城内的所有建筑、八卦城中心广场绿地、八卦城遗址公园。采用晚清民居风格逐步统一城内的建筑,利用路网和绿化带来体现“八卦城”的八条边,路外恢复护城河。恢复东、南、西三个城门,目前南门迎薰门已建成,并成为县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此项工程预计投资18亿元。
四、加大投入,合理建设
我县县城建设在“建设国家生态经济县、构筑北国山水旅游城”的思想指导下,紧密结合县城的特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的原则。改造XX县区与建设XX县区相结合,完善生活功能与完善生产功能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建设品位,提升人文理念;在建设规模上注重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城市道路上以总体规划设计的“三纵八横一环”为骨架进行拓宽和建设。
(一)房地产开发方面,至,是我县商品房开发的高峰期,开发速度和开发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实施建筑工程434项,,其中县城商品房开发264项,,。
(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城市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