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师 说
韩愈
教 学 目 标
学问与实力目标:
1、驾驭吾前(乎:介词,在)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介词,比)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若毒之乎(乎:语气词,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句式:
推断句,“……者……也”表推断。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状语后置句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推断句,“……也”表推断。
(三)简答:
,请说说论点是什么。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
?
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论述了哪些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师之所存也。 ( )
老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择师的标准
讲道理
?论述了哪些内容?
朗读课文其次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怀疑难啊!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一)串译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或许都出于这个缘由吧?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小孩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大道理、解答其中的疑难问题的老师。
(在小的方面)不通晓句读,(在大的方面)不能解决怀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怀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这种人的明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 的,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笑什么,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愧,以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古代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复原,(从这里话里)就可以明白。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莫非这值得惊异吗!
或师焉,或不焉,
(二)巩固练习:
1、通假字:
“不”读fǒu,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2)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化的学校。
(3)今之众人,其出人也远矣
古:一般人、一般人。今:很多的人。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而耻学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小学而大遗
(4)圣益圣,愚益愚
(5)位卑则足羞
3、词类的活用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4、一词多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用来……的”,“……的凭借”
“……的缘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疑难问题
糊涂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
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辍耕之垄上
助词,的
代词,他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记
代词,这类
[语文]师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