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杂俎
秘锡林 一、 流行与传统 有人说,中国书法史上凡有过的书写形式,在新时期以来的短短二十余年里,几乎都有人尝试过,或正在尝试。那种温文尔雅的书学传统似乎正在渐行渐远,中国书坛由此进入一个没有旗手,没有权威,但却群雄并书道杂俎
秘锡林 一、 流行与传统 有人说,中国书法史上凡有过的书写形式,在新时期以来的短短二十余年里,几乎都有人尝试过,或正在尝试。那种温文尔雅的书学传统似乎正在渐行渐远,中国书坛由此进入一个没有旗手,没有权威,但却群雄并起,名家辈出,空前繁荣而又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的浮躁时代。五千年的书法发展历史浓缩集中再现于二十多年里,这不但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繁荣伴随着浮华,活力派生躁动,渴望成功与利益的驱使,自古而然的文人相轻,加之生存空间的相对狭小,各种思想流派之间产生激烈冲撞,是不言而喻的。流行与传统之争,十多年来争论不断。
流行与传统之争,依我看,其实远远还说不上是建设性的论争,而毋宁说是意气之争,山头之争,利益之争。流行与传统争论的焦点之一,即是孰优孰劣的问题。从理论上讲,这实际上是一个不会有解的命题: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会有优劣之分。就书法而言,不同的书体,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如果我们拿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艺术,我们所能做的大约就只能是削足适履;反过来,我们各持标准去衡量同一个事物,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好做:吵架。流行与传统之争,这两种情况都有。
那么流行书风与传统书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流行书风实际上决不是一种没爹没娘凭空而生的怪胎,孕育流行书风的恰恰是绵延几千年的传统书法。这是事实,谁也否定不了。传统书法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我们的先人们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艺术瑰宝和无限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这个艺术宝库也因我们的创造而日益丰富。创造,永远是书法艺术的永恒主题。但,创造并非也不可能推倒重来。如果另起炉灶,除了勇气可嘉之外,不是无知便是不自量力,或者不妨说是别有居心!并且,那将与书法艺术无关,譬如现代派的某些作品。当然,如果墨守成规,对于前人的东西不敢越雷池半步,书法艺术也就会变成了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流行书风的出现,它的那种对传统的赤裸裸的悖逆与改造,它的那种出乎传统想象的生命张力,确实为中国书坛吹来了一股清风,为我们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如果我们对流行书风不带偏见,如果我们对流行书风主流作者的创作实践及其作品作一番认真研究(当然那些以丑怪为尚者除外),如果我们将流行书风放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那么,说流行书风是继碑学大兴之后对传统书学的又一次大的革命,大约是不错的。所不同的是,当年赵之谦、康有为们是以汉魏碑刻为武器改造二王的帖学,而今天流行书家们则比赵、康走得更远,不但有碑,更有那一时期的原始形态的民间书法。我们且不说二者取法的高低,也暂且不去比较他们的艺术成就,单就其渊源而言,流行书风所取法的民间书法与赵、康等人所师法的魏碑以及二王一样都是由同一个母体派生出来的。正如碑学的兴盛并没有取代二王的帖学一样,流行书风的出现,不会也不可能取代此前存在的传统书法,相反,碑学的出现丰富了传统书法的表现领域,现在流行书风的出现与发展,也正在极大地
书道杂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