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摘 要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事业单位自身管理的重点和关键。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及原则,进而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第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较多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没有根据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配置、清查等管理制度,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第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较多不规范的问题,有的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存量不清、清查不力、产权不明,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具体的资产状况掌握不够清晰,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第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方法落后。主要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面,没有充分运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管理方式的落后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登记不够全面,资产运行质量不够高,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相对较低。
四、改进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关键应该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系统优化,重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的购置环节,应该严格执行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管理办法,合理制定资产购置计划,按照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等来进行采购,结合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遵循符合规定的采购方式,完善审批程序和采购程序,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合理;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环节,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的移交制度,做好移交、入账等管理流程的衔接,定期进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对固定资产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管理,确保事业单位资产卡片信息与资产真实信息的一致性;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应该坚持先报批后处置的原则要求,经过审核批准以后,按照固定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核销等流程进行产权的转移及核销,确保固定资产处置流程的规范性;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收入管理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等相关收入,应严格按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入缴国库,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科学。
(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
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的改进完善,重点是应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置上应该涵盖库存管理、资产登记管理、资产日常管理、资产盘点管理、资产折旧管理、易耗品管理、流程审批、系统提醒、系统报表与分析等功能,依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改进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同时,还应该重点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共享,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编制、资产调配、处置管理等提供决策参考支持。
(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