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第一页,共三十页。
总负责人:常乐
技术指导:张启超
讲解员:周雪冬
咨询顾问:芮春花
设计人员:王美珠
第二页,共三十页。
啤酒的定义
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式换热器,使麦汁温度降到7-8摄氏度,以适合发酵需要。
充氧:冷却后的麦汁,通过充氧气,加入无菌空气,增加溶氧,使麦汁中的多酚物质氧化,色泽变深,当含氧量达到十到十一毫克每升时,即可送到发酵车间,供培养酵母用。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发酵工序
传统发酵工艺采用两段发酵,前发酵采用开放式的池,发酵时间为7-8天,温度为8摄氏度左右,前酵结束后,将上层酒输入密闭的储槽内,保持低温,贮藏60-90天左右,称为后酵。这种生产方式设备周转慢,要使用庞大的冷库,耗能很大。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现代发酵将传统的两段发 酵改为露天大罐发酵,前 后酵集中在一个罐内进行, 罐壁设有换热管,以便控 制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温 度,既取消了庞大的冷库建筑,降低了能耗,又便于控制不同阶段罐内发酵液所需的温度,所以酒龄缩短,设备利用率提高,而酒质与传统发酵相似。啤酒生产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水在排放到环境中之前要先通过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以保持环境卫生。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啤酒酵母的主要特性要求
啤酒酵母呈圆形或椭圆形,为单个或成对,细胞大小为4-5或7-9微米,一端出芽,子囊孢子呈圆球形,啤酒酵母的死灭温度为53摄氏度,发酵温度为10摄氏度左右,生长条件为好氧或嫌氧。
对啤酒酵母的基本要求是:发酵力高,凝聚力强、沉降缓慢而彻底,繁殖能力适当,生理性能稳定,酿制出的啤酒风味好。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成品啤酒的检验 成品啤酒应进行如下项目的检验,符合要求才能灌装出厂。一般12度啤酒的乙醇含量为总重量的3%-%,%左右,含氮物质约占8%-10%,其中高分子氮约为20%-30%,中分子氮占40%-50%,其余为多肽,氨基酸和氨等。浸出物中,无机盐的含量与原料和水质有关,约占总量的百分之三到四,其中钾,钠,磷各为1/3,其余为硅,钙,镁,铝等。啤酒的风味成分,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对风味影响较大的是异戊醇,苯乙醇,丙醇,活性戊醇等,这些杂醇油成分过高会产生刺激性口味,其它醛类与酯类对风味也起一定的作用。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酒花苦味值在啤酒中的含量,不仅是衡量酒花用量的指标,也是提高酒花利用率的可比数据,酒花苦味值可用薄层法测定,,。啤酒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毫升啤酒内含有维生素B1 -5微克,维生素B2 34-56微克,烟酸580-900微克。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包装工序
空瓶必须经过加有洗涤剂的热水浸泡,再用高压水冲洗后才能使用。干净的空瓶由带式输送机运到回转装酒机进行灌装,装入量一般为每瓶640ml,然后经压盖机压盖。压盖后的瓶装啤酒通过带式输送机进入巴氏杀菌机进行一分钟杀菌,杀菌温度为68摄氏度,将啤酒内的酵母和其它非孢子类细菌杀死,以增加啤酒的生物稳定性,利于成品的储藏,经过杀菌的瓶装啤酒,再经带式输送机送到贴标机,贴好商标装箱入库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