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梅竹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尝试画梅竹
梅
竹
言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从诗中、画中我们领悟到了梅花有着怎样的精神——欣赏梅竹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尝试画梅竹
梅
竹
言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从诗中、画中我们领悟到了梅花有着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花鸟册页 赵之谦 清代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殊早,在早春时怒放;
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有着不畏寒冷、经霜傲雪的独特特性,象征着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还有其他用于象征某种精神、品德、感情的植物?
思索:
高洁傲岸
梅
兰
幽雅空灵
竹
虚心直节
菊
冷艳清贞
墨梅 元 王冕
名家画梅
墨梅(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花色淡
气芳香
不同凡俗
从线条组织、墨色变更等方面体会梅树枝干用笔的书法意味。
寻梅 吴昌硕 清代
红梅 现代 齐白石
清·吴昌硕《寻梅》
现代·齐白石《红梅》
(1)说说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2)线条组织、质感和墨色有什么区分?
表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立的铁骨。
表现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
不同:白梅又叫圈梅(勾花),红梅又叫点梅(点花)。
分析作品中的枝干线条和款识书法,品味用笔的书法意味
梅花画法
梅花枝干、梅结、花瓣、花蒂的画法
想一想:
老干:
用笔:侧峰行笔,顿挫
用墨:干而淡的墨色
新枝:
用笔:中锋行笔,运笔急速坚决,表现枝干的挺立
用墨:较浓的墨色
画梅先画枝干,要做到立意为先,主次分明,讲究书法中“写”的意味。
枝干需留出部分空白,用于枝干穿插或点花。枝干穿插时应留意形成“女”字形。画梅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现“无女不成梅”。
1、梅花枝干的画法
2、梅花花瓣的画法
花瓣的数量一般以五个花瓣为主。
点花时,应当留意有盛开的花和花苞之分,其中盛开花的花瓣的朝向,有正面、背面、侧面之分,且点花时,应当以多点花苞少点盛开的梅花,这样显得梅花有朝气。
色调安排:先将毛笔调上朱砂,然后再调点曙红,最终笔尖略微调点胭脂。
画法:先将调好颜色的笔,画好花瓣的形态与朝向,等颜色稍干,用胭脂加墨,点上花蕊。
正面
背面
侧面
花蒂
花苞
繁
简
点和线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梅花的枝干和花朵正是线、点的一种具体形象,穿插、聚散随着笔墨延长飞扬,组合变更无穷无尽,是我们自由表达情感的极好形式,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学多画,驾驭这一表现形式。
拓展
小试牛刀
心中有数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苏轼说他之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心中有数”之说,后来以“心中有数”比方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办法,有了支配。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确定的支配,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同学们画竹子时须留意的要点:
竹子挺立清秀、枝叶婆娑,虚心有节、竹子坚韧、挺立的自然属性,要将自身
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
为君子的象征,这样画出来
的画才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竹节长短变更有什么规律?
竹竿与竹竿之间是怎么连接的?
中长两头短
只需弯结不弯竿
竹竿特点
细致视察左边的竹枝有什么生长规律?
以草书的形式画小竹枝,但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晰生长规律。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
画竹叶用笔要坚决,以提按限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态。
画竹叶要坚决用笔,以提按限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态,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竹叶的分布同样要有聚有散,墨色浓淡变更,表现前后层次。
个字
介字
介字个字重叠
表现茂密的竹叶时,起先要一组一组的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再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留意浓淡变更,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
雪竹 现代 高剑父
风竹图 清代 李方膺
凌风傲雪寓意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看一看在画法上有哪些不同?
传统绘画中的竹子常与奇石组合表现,这种组合表达什么寓意?谈谈你的理解。在小区、公园等公共环境中是否常常见到这种组合,你会怎样去欣赏它们?
竹石 明代 陈洪绶
红梅怒放 现代
第2课-梅竹言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