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爱好是天然
闻昭 刚刚拿了梅花奖的王志萍,是公认的优秀演员。她少年成名,不满十八岁已经红透半边天。她福缘深厚,做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唱着自己喜欢的流派,拜在自己崇拜的师长门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像我们这一波演员有些条件也很好一生爱好是天然
闻昭 刚刚拿了梅花奖的王志萍,是公认的优秀演员。她少年成名,不满十八岁已经红透半边天。她福缘深厚,做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唱着自己喜欢的流派,拜在自己崇拜的师长门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像我们这一波演员有些条件也很好,但是差一点机缘。我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拿捏得非常及时。出道早、成名早,可能也因为这样,对自己的成名不是特别珍惜。”回首青涩年华,她平静,自信,坦然。把戏唱得余音绕梁,演得牵人魂魄,仿佛不过是平常的事,是她与生俱来的能力的一种表达,天然就该如此。
王志萍是浙江定海人,从小爱唱爱跳,吃完晚饭就和院子里的小姐妹野在外面。那时越剧电影《红楼梦》正风靡全国,模仿演员唱戏,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午休时,志萍爸爸前脚刚一出门上班,小志萍和姐妹们就跳起来,放下帐子,把毛巾被缝起来披在身上,用纸做成凤钗,到理发店讨点头发编成辫子,像上了发条一样疯唱个没完……
在看过电影《红楼梦》的下半年,王志萍去考越剧团。当时家家都以出越剧演员为荣,小小一个定海越剧团招生,竟吸引了周边村镇三千多人报名。但考试并没一次通过,“太小了,又干又瘦,衣服也撑不起来,现场老师给我化了个老旦妆,丑死了。”不甘心的王志萍重整旗鼓再次去考,虽然瘦小依旧,但凭着富有灵气的唱腔,总算跨进了越剧的大门。
学有小成后,王志萍开始跟团里的老师们到各处演出,跑龙套、顶角色,她曾经参演了《盘夫索夫》、《一缕麻》、《李三娘》、《李翠英》,从小丫头演到女主角。“人家叫我铁姑娘,到外地演日夜场,早上还去风景区兜。台下爱玩,上了台绝对认真。”一次练抢背时王志萍摔断了锁骨,打着石膏在家刚休养了二十多天,突然听说砀山越剧团请了浙江艺校的声乐老师教唱腔,她硬是打着石膏乘船赶去学了十几天,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年纪轻,恢复得快,一个多月就拆了石膏跟着剧团去演出。那时候真的蛮吃得起苦的。”
1981年下半年,定海越剧团突然解散,王志萍哭得很伤心。有位越剧编剧了解到王志萍的经历,感到非常可惜,就引荐她去舟山越剧团。舟山小百花越剧团当时刚成立,比定海越剧团实力强得多。王志萍被借调作二肩花旦,参演了舟山越剧团的代表剧目《长相思》,在其中饰演歌姬领班。
1984年,舟山越剧团带《长相思》到上海演出。这时有不少人发现,王志萍长得酷似王文娟,于是剧团要求王志萍试着排一段《焚稿》,“也没有老师教,就自己看着录像学”。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期间,“小王文娟”的名号不胫而走。“第一天‘焚稿’刚唱完第一句,台下‘哄’的一阵叫好。我从来没碰到过,吓了一跳。”接下来的几天,孟莉英、徐玉兰轮番来看戏,回去后都向王文娟报告这个姑娘“活脱脱像侬”。圈子里轰动了,王志萍自己还浑然不觉。终于,王文娟也来看这位翻版的“林妹妹”。似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一见面王文娟就非常自然地动手为王志萍改妆,仿佛已经熟识了多年。这次见面拉开了一段师生缘份。当时正是数九寒天,剧场里刺骨寒冷。第二天,王文娟老师为志萍带来一件礼物――从香港带回来的一件薄薄的保暖衣,米黄色
一生爱好是天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