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话说满族青龙河见证满族的“龙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乡土文化进校园] 话说满族——青龙河见证满族的“龙文化”隔河头小学王金秘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加敬佩、欣赏、珍惜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增强崇尚知识、热爱家乡、传承文明、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人们的风俗习惯,姓氏异同等。 2、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会整理信息,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家乡地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青龙的历史渊源以及对龙图腾的膜拜宽城满族自治县自大字沟以东属于青龙河水系,青龙河是滦河的较大支流。在宽城境内,源于都山经大字沟流出的叫都阴河,是宽城境内青龙河的主源。在苇子沟有北边流来的小彭河汇入,在汤道河有先有南面源于都山从冰沟方向流来的冰沟河汇入,又有北面李家窝铺方向流来的连阴栈河汇入。这样宽城境内的青龙河水的确不小了。在大石柱子乡境入与源于平泉县台头山乡曹家梁子村、流经辽宁省凌源市的青龙河主源相汇。然后流经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县,由卢龙县境内入滦河。其中的青龙和宽城是满族自治县。该河干流总长 246 公里,,流域总面积 6340 平方公里。青龙河虽然在全国不是一条很知名的河流,但它也沉积了厚重的流域文化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史记》中记载的:“天命玄鸟, 2 降而生商。”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青龙河,是青龙河孕育了商族和成就了商汤大业。青龙河流域发现殷商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多处;这里的辽金历史文化更加厚重,出土的辽金时期的文物最多;明代, 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戎边,打败了在青龙河流域的蒙古人,并下令,长城以北 200 华里为中立地区,不许有人居住,使这里荒芜 300 余年,山青水美的青龙河流域成了“野水无人渡,山花寂寞红”的人迹罕至的境地,成了野兽山禽的生存乐园;到了清代,朝廷为了减轻京城的经济压力,康熙敕谕:以奖励军功、赏赐皇亲、分丁拨户等形式令部分旗人(满族人)到长城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口外的无主荒地进行“跑马占圈”,垦荒定居。因为满族人的发祥地亦是“龙”文化的起源地,满族人把“龙”作为图腾,对“龙”崇拜有加,随着满族镶白、正蓝、镶黄、正白、镶蓝等八旗的“云龙”旗帜的猎猎出关,把满族龙文化也带到了青龙河流域。青龙河的原名不叫青龙河,在很早以前,因该河的水相对较黑,在商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称为“玄丘水”;在北魏时简称“玄水, ”郦道元《水经注》载:“玄水出肥如东北玄溪”;此后还曾更名为“漆水、乌镇河”。直到满族人出关“圈地”后,将该河更名为青龙河,沿用至今,县名也以此河命名。不知满族人的祖先对龙的崇拜有先知先觉?还是神龙有灵?现建于青龙河上的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桃林口水库的航拍图, 水面回环曲折,随山而形,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头、角、身、爪、尾齐全,可谓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青龙河名不虚传矣! 在青龙河流域,带有“龙”字的地名也非常有趣,如龙头、龙尾、大龙腰、龙爪沟,几乎龙的全身都有了;龙山、龙潭、卧龙池等全是龙的足迹;龙王庙、双龙寺则告诉人们, “龙

话说满族青龙河见证满族的“龙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601 KB
  • 时间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