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杨望, 撰文表示针对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融 资难问题,供应链金融毫无疑问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但即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市 场规模巨大,受限于企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违约风险难以把控等现实情 金,金融机构对这只“、 可溯源等特征使区块链天然成为加持供应链金融变革升级的有效技术手段。供应 链金融属典型的联盟链应用[i],致力于将相关信息变为共享知识,提高体系运作 效率。
保障信息可靠:共识算法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共识算法通过各节点是否达成共识去认定记录的有效性,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
区块链利用共识算法实时更新记录数据最新进展,将完整的交易流程呈现给各个 参与方,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记录时给每笔数据附上时间戳, 不仅有利于定位 信息,且篡改某个节点的数据会留下痕迹,有效防止信息被删改。
具体到供应链金融应用领域,采用区块链技术在审查阶段即可保证数据来源的真 实性与完整性,便于核对背后交易是否真正进行,保证债券凭证可靠 [ii]。在贷 后风控阶段,持续更新的数据流为后续追踪企业运营提供支持,令虚构交易与重
复融资等行为无所遁形。区块链应用赋予供应链金融更高的安全级别, 消除金融 机构对企业信息流的顾虑,相应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无法自证信用 水平的问题。
如图2,位于上下游企业将各自信息流、资金流、贸易流数据整合上链,数据缺 失自查、多方交叉验证、资金闭环监控的机制优势确保交易真实,防范欺诈风险。
图2区块链赋能供应链运作
管控履约风险:智能合约保障交易按约执行 智能合约被看做是区块链最有价值且易普及于商业场景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i]。它 封装了若干状态与预设规则、触发执行条件及特定情境的应对方案,以代码形式 储存在区块链合约层,其特点是当达到约定条件时,预先设定的操作会自动触发。
只依赖于真实业务数据的智能履约形式不但保证了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的环境下 合约得以顺利执行,而且杜绝了人工虚假操作的可能。
在条件确认阶段,基于区块链上实时更新的价格质量信息, 核查外部各方业务信 息流,判断交易达成后,智能合约被激活并执行。与此同时,通过物联网对质押 物进行追踪,监测价格动态变化并设置不同自动应答方案,
控制市场风险。在合 约执行后续阶段,可利用去中心化的公共账本、多方签名技术加强资金流向管理 与回款监控。
打通数据孤岛:数字资产建立共同信息平台
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分布在供应链各节点的生产信息、商品信息及资金信息是相
互割裂的,无法沿供应链顺畅流转,缺乏围绕核心商品建立的信息平台。 区块链 技术支持多方参与、信息交换共享,能促进数据民主化、整合破碎数据源,为基 于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提供有力保障,让大数据征信与风控成为可能。
区块链加持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快信息流通效率,还有效保证了数据质量,保护数
据的隐私。透明化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不等同于彻底披露所有数据,加密
算法可确保各供应链参与方的隐私。如核心企业向供应商发出已收货信息时并不 会被系统中其他企业透露供应商的信息,确保数据的客观性。
共同信息平台可解决供应链溯源问题。生产过程、物流运输、终端销售等整个环 节的信息需求均可从平台上快速获取, 使交易路径一目了然,各节点的联结关系 更加透明化。这不但加速商品信息流转、降低审计成本,而且有助于责任追溯, 防范违约风险、保证金融风控业务顺利进行 [ii]。
提升融资效率:数字系统简化运营程序
制约融资效率提升的因素大体包括前期审核与风险评估、业务多级登记审批、打
款手续冗长等,且各类费用高昂,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效率。 要打破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主要从成本节约及运营速率提高两端同时发力。
首先,区块链公开透明性能够在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开展业务时减少信任建立过程 所需的试探性交易、降低沟通成本,以便提高商业协作效率。供应链一体化推进 了企业对于客户需求快速应答机制的改善,还能防止库存管理混乱、采购运输中 断等严重阻碍贸易进程的问题。同时,对银企融资合作双方而言,风险评估成本 也能大大压缩。简化传统信用评估步骤、删除由于信任危机增加的核查程序,缩 减了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通过连锁反应最终提升融资效率。
就运营速率而言,所有实物商品与纸质作业均可数字化, 如数字化作业系统、数 字化档案、数字化信用体系等,为业务实施过程节省时间。采用智能合约将减低
人工监督成本、在独立于第三方的前提下也可自动执行,紧密对接业务流程节点, 简化了运作程序。相应地,基于上述交易的贷款审核发放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拓展业务范围:可扩展编程打造多样应用
,不仅限于数字货币,更延伸到了金融领域。通过智能 合约、精确计算、强制执行等手段保证资产的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生态的重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