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飞夺泸定桥》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读懂课9。《飞夺泸定桥》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理解课文表达顺序。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非常钟,几万红军假设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检查预习.
:援、党、派、淋、泼、宿、营、攻、杀、弹、雄、召。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边读边考虑: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构造来分,也可以。(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题目中的“飞”、“夺”
“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终究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飞夺”的原因.
A、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读读第一自然段。(精品文档请下载)
B、读读第二自然段,弄清抢时间的原因。
(1)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画下来.
(2)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画出有关词语。
9.《飞夺泸定桥》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