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学设计
彭州市濛阳镇小学 杨瑞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以前的教材中,学生接触诗歌较多,很喜欢这种体裁,但本诗属革命诗,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不多,体会诗歌意蕴有难度.
二、设计思路
解作者生平.
(1)师:《囚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呢?(叶挺)
谁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
(2)指名答复。
(30老师简介作者.
《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飞机失事遇难。
2、解题。
(1)师:如今请同学们一起把诗歌读一遍,想一想,课题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2)指名答复.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3、师: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写下这么激昂的诗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四)、朗读《囚歌》
1、指名朗读诗歌
2、师:朗读着首诗歌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相信大家在理解诗歌内容之后肯定会明白的.
(五)、讲读第一节
1、生自由读一读第一节。
师:想一想,叶挺同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把它们划出来.
2、师: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人”指坚决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3、师: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反叛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指国民党反动派在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
4、师:当我们明白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胁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朗读这一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们试着读一读。然后,四人小交流.
5、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一个声音……给你自由!”这句是敌人对革命者的诈骗,“自由”不过是一种诱饵,朗读时要表现出敌人的阴险狡猾。
“自由”二字要读得虚伪、轻浮、声音拖长些。)
6、师:大家都读知道要用读出反动派阴险狡猾的语调,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7、师:让我们怀着这种语气把第一小节读一读。
过渡:
这一节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
(六)、讲读第二节诗
1、指名读第二节诗。
2、考虑:作者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作出怎样的答复?
3、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
《囚歌》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