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1 / 101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 N表示。力的感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惯性不是力,“惯性力〞、“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说法是错误的。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发动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平安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根本步骤:
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局部〕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局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
二、二力平衡
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2 / 102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5、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设计】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两端分别用细线拴住,通过定滑轮与等质量的砝码连接,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把小车转一个角度,过一会儿,松开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
一条直线上。
【本卷须知】
①实验要在光滑的桌面上进行,目的是使实验更加准确、可靠〔排除摩擦带来的影响〕 。
②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
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3 / 103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受平衡力
静止
运动状态
匀速运动
不变
受非平衡力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10 / 1010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方案讲解
8、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假设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计划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