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雨霖铃
苏东坡在玉堂署任职时,有个幕客擅长歌咏,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幕客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用)铜的琵琶,铁的绰板,歌唱‘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贺铸
马致远
离别环境
离别场面
此去行程
寒蝉
长亭
骤雨
烟波
暮霭
楚天
离别难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
凄切悲凉
难分难舍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实)
(虚)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思念苦
今 宵
经 年
杨柳
晓风
残月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酒醒伤情
惨不成欢
过 渡
伤离别 清秋节
因情造景
情景交融
根据问题,自行研读:
?
,领会感情。
,领会艺术效果。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
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
上片
下片
实写
虚写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词中描写的景物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情事
情态
点旨
别后生活
写景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必得离别,逼出“兰州催发”
——哀景写哀情
——孤寂、痛苦
酒
杨柳
晓风
残月
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
(1)离别的时令—————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去向—————
(5)离别的心情—————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
寒蝉凄切
酒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来
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谐音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留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悲凉
寓意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征
月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离愁
别时
寒蝉、长亭晚、骤雨歇
景语
情语
无绪、留恋
无语凝噎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
杨柳岸晓风 残月
良辰美景虚设
千种风情枉然
渲染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景色暗淡,衬托离别时黯然的心情,且更添前途茫茫的愁绪;
清冷、惆怅
离别难
(实写)
(虚写)
思念苦
伤离别
别后
小结:
课文小结
艺
《雨霖铃》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