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英语成语、谚语、俗语翻译
四字格的翻译——知识讲解
四字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瑰宝。学习成语不仅能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样宽阔,暗示这个人很谦虚;“寿比南山”中的“比 ”也是成语中运用明喻的典例之一。
2. 暗喻
暗喻是文人一直以来偏爱的修辞手法。暗喻在成语里常被使用,如“人老珠黄”中,用人的老化比作珍珠的发黄。
3. 夸张
当说话者欲让其话语更加生动形象或要表达对某事的强烈反应,常常使用夸张手法。成语“一日千里”(A horse can cover the distance of over 1010 miles)显然运用了这一手法。“ 怒发冲冠 ”( A man is so furious that his hair lifts up his hat)也是另一个运用夸张手法的成语。
4. 拟人
和夸张手法一样,拟人同样能使被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这一手法赋予了动物和事物只有人能产生的动作、情感及其他反应。“鼠窃狗盗”(The rat steals and the dog burgles)便运用了拟人手法,因为动物是没有道德感的,它们不知道什么可以拿,什么不可以拿。
5. 转喻
用过于直接的语言对某事进行评价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悦。因此,转喻手法在成语中也常被使用,使听者能够听出说话人的话外之音。如“拈花惹草”用来形容某人热衷于对不同女性献殷勤,因此这里的“花”和“草” 不仅指花和草,实则暗指不同的女性。
6. 对比
四字格的翻译——知识讲解
四字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瑰宝。学习成语不仅能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高考也不断增加对四字格的考察。首先要料了解四字格的定义和特点等基本要素,然后掌握四字格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节译等。
(一)四字格固定的形式和结构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如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把较长句子精简压
上海高考英语成语、谚语、俗语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