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关于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1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净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途、方针、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一大重要举措,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发出的党要管党的重要信号。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必定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同时还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必定要求全体党员必需充分体现其先锋作用,一是坚决共产主义志向信念,在社会发展方向上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坚守主动向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行动中发挥带动作用。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长期以来,亲密联系群众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利益,而没有自己特别的利益。从党的历史发展进程看,在全党上下较好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时,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进行得顺当而成效卓著。相反,则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而今,已全面执政66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危急是脱离群众,假如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就是严峻脱离群众的表现。共产党员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准绳来要求自己,从而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从严治党的落脚点。
从严治党也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根除各种腐败现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须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摸索惩治腐败的方式方法,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权力反腐、运动反腐和教化反腐,到其次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制度反腐,再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即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标本兼治,将教化、监督、改革、纠风、惩治、预防等多种方式综合并用,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党的后, 在中纪委其次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的新思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反腐倡廉之路。
《条例》前所未有地突出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的原则,强调“把纪律挺在前面,注意抓早抓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从约束主体而言,《条例》将纪律约束的对象从党的领导干部延长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强调全员性、全覆盖。从约束的时间而言,《条例》将纪律约束贯穿于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生活的全过程。从约束空间而言,《条例》丰富并重构党的纪律体系,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个方面细化违纪行为,制定详细处分条款,强调进行全方位约束。《条例》特殊规定惩治近些年新出现的违纪行为,如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不照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照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等。这些规定充溢了现实针对性,对形形色色的违纪行为形成强大而严密的限制网。
与《条例》印发的同时,中共中心也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加之原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形成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准则》和各《条例》内容相互照应,充分体现了惩戒机制、防范机制、保障机制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反映了《准则》、各《条例》与国家宪法法律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发生违纪行为时,首先要受到党内法规体系相关规定的约束与惩治。如程度严峻,触犯法律,将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体系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与《准则》、各《条例》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则。《准则》和各《条例》是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丰富和详细化,使其更具现实依据,更易于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制度的制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还在于制度的真正落实和执行。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需快速组织开展对《准则》与各《条例》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宣讲活动,探究纪律教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真正使每一位党员熟识并精确把握全部内容,印刻于心,并打算外化于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实际,协作党的“三严三实”教化,比照和检查六大纪律的规定,找出不严不实的差
关于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