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名句汇编编辑整理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冰封吗?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北国雪景
总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实)
详写:
望——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实)
看——红装、素裹 (虚)
上片:写雪景、抒写祖国山河的壮丽。
上阕:
北国雪景
概括描写
“望”
具体描写
雪后晴天
“看”
(动、静)
实
虚
雄奇、壮丽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由描绘自然过渡到评点历史帝王。
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
山河而倾倒。
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作者为什么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动 动 脑
惜
秦皇汉武
略 输 文 采
唐太宗
唐 宗 宋 祖
稍 逊 风 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宁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肯定他们是英雄,
委婉批评他们长于
武功、短于文治。
又蕴含后来者居上
超超期历史英雄人
物的坚定自信。
1“惜”中含褒:肯定他们都是中华豪杰。
2“惜”中带批:批评他们短于文治。
3“惜”中露信:自信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人 。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评论英雄
点睛之笔,全词的主旨句。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
和伟大的抱负。
1过渡:江山多娇、英雄折腰——抒情
2评古:(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议论
3颂今:(看)风流人物、今朝(无产阶级英雄)——抒情、议论
下片:议论、抒情,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三句是本词的精髓所在.
“俱往矣”
从内容上说
意即上述那些古代英雄,都已成过去了,从而抒发了作者雄视千古的豪情.
从结构上说,
它有力地结束了上文,并很自然地引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论.
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 阕
评古论今,赞颂当代英雄.
议论精当.
作 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运用比喻与夸张与拟人手法。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象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
沁园春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