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外交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专题
〖主题知识概要〗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主要包括中国中央政府对外交涉过程及相互关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复习中可以抓住五个重点:
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关系的变化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的工具,于是各自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中国的各派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也纷纷选择帝国主义国家作靠山,导致了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四、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
,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
,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五、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第一时期(50年代上半期)。形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2)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威胁)。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近现代外交专题
〖主题知识概要〗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主要包括中国中央政府对外交涉过程及相互关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复习中可以抓住五个重点:
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关系的变化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虚骄自大。
,清政府虽然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但并未放弃抵抗。林则徐等人开始放弃“夜郎自大”的观念,但统治者大都顽固坚持“天朝上国”那套。
,中外关系有了较大的变化。(1)通过辛酉政变,那拉氏、奕訢等掌握清政权。通过战争使他们认识到,西方列强不是心腹之患,于是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标志着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过去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这时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开始了洋务运动。(3)过去不许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标志着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签订,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至此,清政府由过去的盲目排外,变为彻底的投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中国近代现代史外交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