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铝业,强手入主的招牌之下
柳泽春
中铝入主兰铝,是后者突破发展瓶颈的机遇,也是前者全盘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2004年,兰州铝业迎来了开门红。1月14日,公司发布增发新股的招股说明书,
从2004年1月1日起,,且超过基数部分一律按大工业电价执行,。公司预计,由此造成生产总成本增加约5700万元。
作为高耗能产业,国内外大多数电解铝厂商走的都是铝电联营之路。,超过这一电价水平,企业生存将出现危机。中国电解铝生产用电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这一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此次兰州铝业用电价格上涨很可能是以后电价进一步上涨的开端。
2002年、、,、。然而,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却分别只有1081万元、6137万元,两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之和,%。
一方面是丰厚的利润,一方面是没有现金入账。现金流的匮乏表明,的盈利水平难以持续。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兰州铝业的经营资金将出现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兰州铝业的高额利润仅仅是“纸上富贵”。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电费上涨,兰州铝业短期内盈利功能正在被削弱。
兰州铝业的IPO募集资金项目,,在2003年IPO项目完全达产后,净利润也几乎扩大1倍。这意味着,不但提高盈利能力要遭受扩产瓶颈,而且在氧化铝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中,电解铝产能扩张正在集聚着巨大的风险。简单的扩产,已无法摆脱利润下滑的危险。
“强强联合”
在兰州铝业大量募集资金到账后,兰州铝厂就有了与中国铝业谈判的筹码。这时,兰铝主动“攀亲结贵,靓女先嫁”,似是一步妙棋。
根据公司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然,10亿元募集资金一到账,就被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上,证监会是有明文规定的,但公司不但利用募集资金偿还了银行短期借款,还偿还了长期借款,这就更有悖常理。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中国铝业这个新主人。
其实,此次合作对中铝也意义重大。如果收购成功,将有助于中铝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推进其扩张的步伐,标志着中国铝业的版图的进一步扩大。
此前,中铝已经通过下属的山西铝厂持有兰州铝业800万股流通股,可以认为,中铝觊觎兰铝已久。
根据约定,,用于收购兰州铝业股权,转让价格接近净资产值。通常,实现电解铝1万吨产能,至少需要1亿元的资金投入。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曾在股权份额上进行多次商谈。,这简直是四两拨千斤。
同时,兰州铝业作为上市公司,是非常宝贵的融资平台。刚刚融资完毕的兰州铝业,%,这在众多电解铝企业中是相当不错的。中国铝业不仅以较少的资金投入收购了一家电解铝企业,而且意外捡到了一筐“金子”。
中国铝业入主兰州铝业,被外界认为是行业内的“强强联合”。所谓“强强联合”,如果从兰铝角度看,显然
兰州铝业,强手入主的招牌之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