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营销浅析之 iphone--- 曲博文 26 届学术部第三次例会选登文章 2010-11-03 23:12:59 阅读 64 评论 4字号: 大中小订阅,总的来说,iPhone 的成功,在于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注重体验、创意、潮流、营销。 iPhone 的成功,在于它推销的不仅是一件电器,而且是一种体验。每个人都拥有手机,每个人都经常憎恨自己的手机。相比电脑,手机中的软件永远是小儿科,操作步骤复杂, User-Unfriendly 。乔布斯的手机中,注入了人性的色彩,软、硬件设计从使用者舒适度出发,通过转换屏幕令通话、听歌、上网、发电邮变得更加轻松。这个宗旨,与苹果机在 1984 年摒弃文字指令、采用 icon 点击,是一脉相承的。将电脑上的操作系统植入手机,是革命性的进步,发出指令不再需要许多次的键盘操作,还给用户一个轻松的体验。潮流是 iPhone 成功的另一个要素。新手机价格远高过其他品牌,但人们却趋之若鹜,因为它代表品位,代表社会地位,代表生活方式,手机主人可以向亲朋好友炫耀。苹果的品牌和设计, 为用户带来功能以外的附加值,消费者不仅愿意花费 500 美元买手机,而且愿意每月多付 35 美元使用 AT&T 的套餐。至于 iPhone 的营销策略,应该成为 MBA 课程的案例。乔布斯宣告“重新发明手机”和一阵媒体炒作之后,苹果居然销声匿迹近 6个月,拒绝提供进展报告,拒绝详述手机款式、功能。直至发售前几个星期,才逐步有选择地发布信息,勾起人们的期待和想象,让渴望中的“粉丝”和炒作中的媒体当免费的推销员,公司适时地在火上浇一点油。苹果的成功和索尼的失败,有着强烈的对比。两家公司均定位于高端电器销售,高价位、高质量,均具有排它性,设计自成一统。它们都通过推出不同品种的产品,企图将消费者包围在自己的、排它的产品群中, 以此获取高额的利润和持续的购买。先来介绍一下苹果习用的第一个手法——“饥饿营销”。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供给者有意下降产量,以期到达调控供求关系、制作供不应求的假象、保持商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的目标。在 iPhone 手机身上,苹果把其在 iMac 电脑和 i 网络营销技巧 Pod 音乐播放器上修炼已久的“饥饿营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 苹果公司就胆怯 1 了周密的保密制度, 这样就把持了饥饿的强度。苹果让花费者和媒体对其信息极度盼望——从对于新产品外观工业设计的臆想和料想到其商业模式的实行。随即,用户的饥饿感被引爆, iPhone 在开端销售的一周内已启用了 100 万部。这是苹果公司打算年度内的销售打算,实际上只用了 6 天时光就实现了在这个目的。另外, 在销售渠道上也“饥饿”不堪, 而用户一次次上演了排队等候的盛况。没有哪一个品牌﹑哪一个型号的电子产品会得到如此高密度的关注。所以苹果的新品宣布会也总会吸引人们的关注。通过乔布斯简略的演示,人们一次次的被苹果的产品所折服。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病毒营销”。就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扬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等候 6 和扩散, 应用快速复制的方法传向数以千计的﹑数以万计的受众。也就是说, 通过供给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让大家
手机营销浅析之iphon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