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父亲.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和我身边朋友的父亲都一样,没什么不同,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如果非要说出不同之处,我想那应该就是父亲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中国画和书法。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它与京剧、中医并称为三大国粹。书法是国画的基础,书法先于国画,从古代就已经形成,可以说书法和国画是一对完美的情侣,两者形影不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法是国画的完美点缀,也可以单独存在,但是国画不能没有书法,少了书法的国画不能算是一幅完美的国画,多少会缺少一些意境。
言归正传,我的父亲名叫毛天申。我喜欢喊“爹”,现代社会喊爹的人越来越少了,相反拼爹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父亲自幼喜欢书画,少时自学成才,中年师从贾宝珉和孙其峰老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如今还是东明县美术家协会的副会长,菏泽市民间艺术家。
父亲于1946年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姊妹四人,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排行老三,育有六个孩子,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我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家里常年以种地为生,因为我家的孩子比较多,再加上都上学,所以家里经济特别紧张。由于劳力少,我们家种地历年收成都不是很好,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爹的手艺来挣钱养活我们一大家子,除此之外再没别的经济来源。
年轻时的父亲,长着一双不小又有智慧的眼睛,透过他的眼睛能看到他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鼻梁不算高,一张厚厚的嘴唇,和一双厚实的耳朵,黑红的脸膛,一头浓密的黑发,一双和艺术有些不符的粗壮的双手。如今的父亲看上去不再像前几年那么的壮实,眼睛也变的有些昏花,看字都需要借助放大镜,牙齿也少了几颗,嘴也变得有些歪,头顶的毛发几乎所剩无几,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手也开始颤抖,走路也不再那么稳健,唯一不变的就是父亲始终如一的艺术梦。
他是荆台集村书画第一人,也是整个东明县城绘画功底最好的一位。他身材不算魁梧但有能量,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长胡须,他穿的很朴素,和别的街坊邻居没什么不同,白天也要背着喷雾器(我们老家管它叫砰砰器)下地打农药、除草,接瓜花等等。
从我记事起就这么一回事,那时的我还小,不大懂事,只记得当时有好多人经常来我家,而且都是一些陌生人的面孔,隔三差五的就会有人来,有的还带着礼物,我就想当然的把他们都当作我的亲戚了,我自己也纳闷我家怎么这么多亲戚呢。直到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些人都是来向我父亲求字求画的客人。
脑海里爹不太爱说话,爹最喜欢的就是厨房对面的两间小东屋,一有时间,爹就一头扎进东屋伏在案子上不是写就是画,废寝忘食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画天地里。这两间小屋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下雨的时候有时还会滴下几滴水来,但正是这两间破旧的房屋承载了父亲一生的艺术梦想和全家人的幸福。就是在这两间小屋里,爹一路走来,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自己的书画梦,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各种获奖证书(全国各地的都有)及印有父亲书画作品的画册堆满了几个书橱。
再说说这两间东屋。一进门是一个很小的客厅,主要作用是接待客人和展示画用的,偶尔我们也在这里吃饭,姐姐都嫁出去以后我们在这吃饭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进门的左手边有一个大案子,案子靠着西墙,平时爹都是在这个案子上画画和写字的,我们从小也是在这上面画画写作业等等。这张案子在

我的父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