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向善也要会择善】
做一件事,是善还是恶,。儒家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性向善,第二是择善固执,,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自己设法行善,就算老师不教,照样可能按良心的要择善【向善也要会择善】
做一件事,是善还是恶,。儒家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性向善,第二是择善固执,,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自己设法行善,就算老师不教,照样可能按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是第一步;最后一步止于至善,也容易,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目标;其实关键在中间,一生都要择善固执。
四书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中庸》的关键就在于择善固执,回答的是人之道,活在世界上应该走什么路的问题。说起来很容易,到底该怎样择善呢。
一个人在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孝顺父母、友爱朋友等,需要记住以下三点: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儒家说“不诚无物”,不真诚的话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做戏作秀,浪费生命而已。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内心感受要真诚,这是关键。比如,我要孝顺父母亲,就是真的希望他们快乐。如果不是诚心诚意对人好,做任何事都在计较,老想将来的目的,效果会很不好。首先,别人发现了会非常难过;而且自己外在与内心脱节,会有很多表演,事情做起来不会影响自己的内心,不会改善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其实一个人真心行善,看起来就比较像好人,因为善会由内在改变自己;相反,一个人常常做好事,看起来却还是很凶的样子,说明他做好事都是应付而已,在演戏. ﻭ 对方的期许要沟通。我怎么做父母才会满意,需要了解清楚。如果他要求太高我做不到,只好对他说我实在做不到。小时候父母对我说,你要考第一名,如果我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到,怎么办呢。还好,,当父母要求考第一名时,回去向父母报告,说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孩子书读不好,一半是遗传的原因。这么一来,父母就不好意思再要求了。哎,叫你考第一名考不到,这不能怪你呀,怪我自己,给你的基因还不够好。这是事实,遗传占50%左右,后天的努力占50%左右。这就是个巧妙的处理方式。
ﻭ ,如风俗习惯与礼仪法律,要尽量遵守。如果不遵守会让别人侧目,被人批评,好心不见得有好结果。 ﻭ 以上三点合起来,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ﻭ 关于第二点,其实有很多种情况.《孟子》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碰到越国人拿箭要射他,事后他和别人有说有笑地讲,昨天好危险,有个越国人拿箭射我;第二次,他的哥哥拿箭射他,事后他跟别人讲,却哭哭啼啼的。有人拿箭射他,危险是一样的,为什么越国人拿箭射他,他谈笑风生,被自己的哥哥拿箭射,他就伤心痛哭。因为他对越国人和对自己哥哥的期许是不一样的.
,但是之间可能有落差.
我在大学教书三十年,有时候在校园里走着,迎面走来两个学生,左边一个我教过,右边一个我没教过,可两人看到我都不理。对我没教过的学生,我完全不会怪他;对于我教过的学生,我很难过。因为关系不一样,对他的期许就不同。
假设你有十
择善【向善也要会择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