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实验
2
实验一 酸奶的制作与乳酸菌的活菌计数〔5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酸奶制作的根本原理与方法。
2、了解市售酸奶的生产工艺。
3、掌握乳酸菌活菌计数方法与操作。
实验原理:
%,NaCl %,%,蛋白胨1%,琼脂粉2%,pH 。115℃灭菌20min,灭菌后放置水浴52℃保温备用。
②、稀释:取10克样品放入添加90ml无菌水的带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摇床180rpm震荡30min,即为10-1样品溶液;,稀释至10-2,……以此类推稀释至10-8,即稀释了1亿倍;
③、倒培养平板,将已经灭了菌的保持在52℃水浴锅中的呈溶解状态的培养基,倒入15毫升左右于培养皿中,全部浸到培养皿,待培养基凝固;,用玻璃刮铲涂布均匀,静止10min,然后再移入培养箱中培养。
④、培养条件: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h;
⑤、培养完毕后,取出进行计数。
〔三〕芽孢率测定:采用芽孢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及试剂: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试剂:培养基成分 器材:培养箱、灭菌锅,培养皿
实验结果:
详细描述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培养物〔外观、气味、培养物状态等〕:
答:枯草芽孢杆菌淡黄色,中间色深,外表较平整,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形成的菌落为圆形。培养基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有腥臭味,长势良好,观察培养基,无明显染菌现象。
记录活菌测定中各平行数据,计算最终平均值。
答:
数量
稀释倍数
密度〔/g〕
第一个平板
112
5×107
×109
第二个平板
65
5×107
×109
第三个平板
22
5×107
×109
平均值
×109
3、同时用图片记录实验过程中各现象与结果,并对图进行注释。
5
菌落成白色,菌落外表有褶皱
思考题:
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霉菌与酵母的污染,可如何进行操作?
答:参加抗真菌抑制剂
实验三、 淀粉糖化与酒精发酵〔5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工艺原理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3. 掌握用酶法从淀粉原料到水解糖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4. 掌握在实验室中模拟酒精发酵的工艺流程
实验原理
玉米粉、大米粉中可供发酵的物质主要是淀粉,而酿酒酵母由于缺乏相应的酶,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淀粉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蒸煮〔液化〕、糖化等,蒸煮可使淀粉糊化,并破坏细胞,形成均一的醪液,能更好的接受糖化酶的作用,并转化为可发酵性糖,以便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利用可发酵性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是生产酒精及各种酒类的根底,可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的量和最终产物酒精的量得知酵母的发酵能力。
实验内容
1、原料的粉碎
将玉米、大米用粉碎机粉碎,玉米淀粉含量为70%,大米淀粉含量为75%。
2、蒸煮糊化 称取一定量的粉碎后淀粉质原料,按一定的料水比〔100g:200ml〕,调制淀粉乳,90-100℃条件下恒温水浴加热,淀粉乳受热后,在一定温度范围,淀粉粒开始破坏,晶体结构消失,体积膨大,粘度急剧上升,呈粘稠的糊状,即成为非结晶性的淀粉。
7
3、糖化 经蒸煮糊化后的醪液,经过淀粉酶的糖化作用,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供酵母利用。
酶参考用量:淀粉乳33%,60℃,,酶240U/g绝干淀粉,糖化时间16h。
,往其中参加一定量的淀粉酶〔120U/g〕、糖化酶〔120U/g〕,60℃恒温下不断搅拌,直至粘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淀粉完全糖化
4、发酵
〔1〕干酵母活化 将干酵母按1:20的比例投放于37℃的温水中复水20min。目的:恢复酵母细胞的正常功能。
〔2〕淀粉醪液糖化后,取400ml上清液于洁净的大可乐瓶中,加相同体积的水稀释,参加活化好的酵母种液5ml,混匀,28度培养箱中静止培养36h左右。
5、二氧化碳生成的检验
〔1〕观察三角瓶中的发酵液有无气泡溢出; 〔2〕滴入10%氢氧化钠1ml于发酵液试管中,观察,如气体逐渐消失,那么说明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6、二氧化碳生产量的测定 〔1〕接种完,擦干瓶外壁,于天平上称量,记为W1;
〔2〕实验结束,取出瓶轻轻摇动,使二氧化碳尽量溢出,在同一天平上称量,记
最新发酵工程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