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一、质量和安全目标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二)本工程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投入仪器和设备
(三)整体(含关键部位)工程质量目标
(四)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一)施工00
1
日本
2012
230
测量
/
2
水准仪
S3
2
苏州
2013
500
测量
/
3
游标卡尺
0~150
5
杭州
2012
160
监测
/
4
卷尺皮尺
50cm
10
成都
2012
60
测量
/
5
砼试模
150*150*150
6组
成都
2013
70
砼取样
/
6
磅秤
TCT-500
2
成都
2012
50
材料称量
/
7
注:主要材料检测由外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三)整体(含关键部位)工程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方针是: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信守合同,顾客满意。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
(1)全部施工项目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达到国家和部颁标准,确保工程合格;
(2)各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
(3)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2、质量方针:
以质量创名牌,工程优良。以诚信守环保,业主满意。以科技促发展,安全生产。
3、质量承诺书:
如我单位中标我单位承诺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将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施工图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等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把好各道工序质量关,杜绝质量事故。如因我方原因工程质量达不到协议书中约定的质量标准,则自费进行返工,直至合格为止,并不顺延工期。
4、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会审是很重要的环节,审图必须仔细、认真、注意关键,特别应注意结构的构造对工程质量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5、技术交底:
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工艺规程和质量验评标准为依据,编制技术交底文件,突出交底重点,注重可操作性,以保证质量为目的,使参与施工的人员了解所担负施工任务的设计意图、施工特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四新”
技术的特殊要求等。
6、施工日志管理:
项目管理班子和作业班组负责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处理过程的日记,以便连续、详细、全面的反映出质量控制和管理动态及现状,使质量信息能得以及时反映,及时研究高效管理措施。
7、积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中的技术、质量和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工程反映施工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际体现,也是施工信誉的体现。因此必须按规定全面、科学、准确地记录、及时收集、保存、归纳和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8、检验和试验制度:
(1)物资进货检验和试验:
进货前,不论是项目部自购或是业主提供的物资均需按规定检验和试验。
工程用物资需经检验和试验合格,方可入库和投入使用,经检验和试验为不合格的则做出明显的标识并隔离,并进行退货或维修处理。
针对本工程的质量要求,应认真制定好材料供应计划,因生产需要来不及检验物资不准紧急放行,以防万一,应事前准备好。
(2)过程检验和试验:
施工中的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基础上,由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对质量进行复检并评定等级,再由专职质量员专检核定。
过程中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出标识。
9、加强管理制度:
(1)制定的施工措施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落实到人,并和经济奖惩挂勾。
(2)成品保护的重点是已浇筑好的毛石混凝土坝的养护工作。
(3)项目施工员和质检员要根据制订的成品措施,随时检查落实。
10、坚持十有制度和实到制度:
开工有报告、图纸有会审、施工有措施、技术有交底、定位有复查、材料有复验、质量有检查、隐蔽有记录、变更有手续、交工有档案。必须坚持十到制度,挖土方深度验收、挖孔桩孔深度验收、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竣工验收,各方均需到场。
11、建立“五不施工”、“三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工程环境污染未经落实处理防范方案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测记录不交接;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12、质量控制点控制制度:
针对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我们将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安排工序搭接。我们将抓住重点对有关重要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定人、定时对这些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以确保各控制点的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从而保证整体质量状况达到预期目标。
13、实行标准化管理:
重点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三工序管理”,做到检查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