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案
9、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
浣溪沙教案
9、浣溪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1、出示《题西林壁》,读后问学生: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板书苏轼)
出示作者的资料。(课件)《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苏轼的蕴含另一人生哲理的词《浣溪沙》。
这首词的词牌名叫什么?
师:“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二、初读正音。
1、孩子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
2、检查朗读。
出示“蕲”,正音。蕲水是一个地名,今湖北浠水县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这是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幻灯片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幻灯片出示总结)
2、 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这首词中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这首词中抒发词人老当益壮、奋发进取之心情的句子是?
3、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课件出示)
(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以反问起,以借喻回答,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词人面对着眼前“溪水西流”,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这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休将白发唱黄鸡”则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表现了词人在贬谪期间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2)、 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阕的内容。
4、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在读这句词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生读)
教师补充:
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却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
于是,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生读)
教师补充:“事实上,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敢怒敢骂,可见他的坚毅执着。” 正如他在词中所写到。(生读
浣溪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