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导入
古代,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写诗文表达送别之情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打开书读课题。
过渡: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同学们,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认真地写一写诗一、导入
古代,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写诗文表达送别之情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打开书读课题。
过渡: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同学们,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认真地写一写诗的题目。注意几个生字,“鹤”字第四声,“孟”的末笔可略长一点,收笔要顿。“浩”写得时候注意左收右放,“陵”字捺要舒展有力。
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
  1.读准诗题
  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同学们试着读读看。
提问:下面啊,老师要让同学们都来当一回侦探,来破破案子。同学们,从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黄鹤楼-----送别的地点;孟浩然-----送别的对象,李白的好朋友;
广陵------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今天的扬州。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有当侦探的潜质啊!那么,同学们明白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
预设: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
承接:看来各位侦探确实真正地“读懂诗题”了。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他们互相仰慕,可以说是忘年之交。好友分别,再见不知又是何时了。诗人借诗词来表达对朋友的这份情谊,可以说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了。(板书:读懂诗题)
三、自主学习,读通诗句
  1.自由读
过渡:如果说,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通诗句就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了。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出节奏,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同学们能做到吗?(预设:能)那么,大家就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板书:读通诗句)
  2.指名读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辞”平舌音,“唯”)
3.读出诗的节奏感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这首诗可以按二二三的节奏来读,比如说“故人/西辞/黄鹤楼”。
咱们也来试试看。男生来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
4.齐读。
承接: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刚才男女生各自演绎了一遍,下面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过渡: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学好古诗的第三步就是理解诗意。(板书:理解诗意)怎样读懂古诗,同学们可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  承接:那大家就按照自己的办法来理解诗意吧!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会儿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①“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西辞,怎么是“西辞”?(简笔画:长江、黄鹤楼、扬州)老朋友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
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是我们现在的烟火吗?怎么理解“烟花三月”呢?
预设:如烟花般绚烂,繁花似锦,百花齐放的春天,繁花似锦的三月,诗人的朋友要去扬州了。  
③诗人的朋友要去扬州了,诗人此时在干嘛呀?
预设:站在江边相送。
④相送时,诗人看到了什么景?
预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追问:看到这些景,诗人心情如何呢?从哪看出来的?
预设:孤帆、唯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