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全国土地调查目的: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农村土地调地以外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以及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
注: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按上表进行归并。
城市
(工业用地)
建制镇
(仓储用地)
顺义区马坡镇
平谷县国防镇
——农村土地调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也可采用1:2000、1:5000、1:50000比例尺(也可多比例尺组合)。——城镇土地调查比例尺宜采用1:500。
比例尺:
数学基础: ——平面系统: ▲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上交成果)。 ▲城镇土地调查自行确定(自由坐标、城市坐标等)。
——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数学基础:
——投影方式:
▲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 1:500、1:2 °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 1:5 000、1:1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 1:5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分带。
基本调查单位: 完整县级行政辖区。
步骤:
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人员培训,以及调查工作底图制作等 )
外业调查
基本农田资料收集/确认/处理
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统计汇总
成果整理
检查验收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mu)。
地方补充规定: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标准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
控制面积确定:
——界线来源:▲国界线、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界线、台湾省界线,以及陆地(含海岛)与海洋的分界线,采用国家确定的界线。▲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线。▲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各县(市、区)最新确定的界线。行政界线仅用于面积统计汇总,与之不重合的权属界线予以保留。
——控制面积:▲行政区域内整幅图幅面积按公式计算或查表;▲破幅面积是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计算的图幅内界线本方椭球面面积。
准备工作: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土地调查方案;——组织培训;——开展试点(小范围/与更新调查结果的衔接/基本农田上图等);——准备基础地理、界线、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划定、已有调查成果、各种表格,以及仪器、工具和设备等;——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方法1:全要素矢量化
方法2:DOM套合土地利用图/库
调查底图制作:
——平面位置精度: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之规定(单位:米)。。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
DOM比例尺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2 000
1:5000
1:10 000
1:50 000
——镶嵌限差:利用航空影像制作DOM时, 像片或影像之间镶嵌限差不超过下表之规定(单位:米) 。
DOM比例尺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1:10 000
1:50 000
——镶嵌限差:利用卫星影像或不同分辨率影像(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制作DOM时,二者之间的镶嵌限差不得大于下表之规定(单位:米)。
DOM比例尺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2 000
1:5 000
1:10 000
1:50 000
数据源选择:基于胶片相机航空摄影时, DOM比例尺与摄影比例尺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DOM比例尺
摄影比例尺
1:500
1:2 000~1:3 00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