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大班)
设计意图:
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非常需要学习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人生新阶段。因此,我们开展了以“我”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活动,给每个幼儿提供 (多于幼儿人数)。
(三)活动指导
、轻器械操、器械游戏三个部分组成,让“小老师”轮换领操,要求做操有精神,动作到位、有力度。
,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动作力度、幅度以及与同伴的合作。
四、自我服务的我——生活活动(9:00~9:20)
(一)活动内容
。幼儿自由入厕、洗手。
。大班幼儿自制独特的名字贴,贴于磁性黑板上。彩色乒乓球内附磁铁,磁铁上标有代表组数的数字。幼儿从布袋里随机抽取乒乓球,打开乒乓球,根据乒乓球内的数字知道自己今天坐在哪一组,并将乒乓球贴于黑板上自己的名字旁。教师把点名板展示在幼儿面前,可利用集体、个别幼儿清点乒乓球的方式,或根据幼儿名字贴下的空位的数量完成集体点名。同时,猜测幼儿缺勤原因,培养幼儿关爱同伴的行为。 。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自主选择点心的品种与数量,享用点心。
(二)活动准备
牛奶,各类点心,水果。
(三)活动指导
,座位随抽取的乒乓球而变化,这让幼儿对每天的座位抱有期待。比如,抽到的乒乓球内数字是3,幼儿就坐到第三组。提醒未抽取乒乓球的幼儿抽取乒乓球并将其贴在磁性黑板上,以便教师与幼儿互相了解。
。
(说明:为了追求幼儿一日活动的自由与自主,尽可能地让幼儿有选择、体验、调适、创造的可能,教师在晨间锻炼后,把盥洗、爱心点名、自助点心这三个环节进行整合,改变了以往鱼贯入厕、排队喝水、集体点名等现象,鼓励幼儿在相对宽松的时段中自主安排各项活动的先后,尽量做到不忙乱、不拥挤、不等待,让幼儿体验到作为班级小主人的归属感,培养幼儿合理分配、利用时间的能力。同时,教师借助幼儿同伴的提醒、值日生的帮助等,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卫生保健教育,保证幼儿餐点前洗手。)
五、变化成长的我——教学活动(9:20~9:55)
教学活动:我的身高我知道
(一)设计意图
。
身高是大班幼儿日常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在他们的谈话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我长高了一点”“我是最高的”“你比我高多少”等话语。于是,我们结合“我长大了”的半日活动主题,设计组织了“我的身高我知道”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出生时、1周岁时、3周岁时三个阶段的照片与身高记录,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认读尺子刻度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生动形象地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这既切合当前幼儿的生活认知需要,又为幼儿在未来生活中能够继续关注自我成长埋下伏笔。
。
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尺子测量身高。幼儿对于尺子的认识并不是零,他们在以往生活中有测量身高的经验(如每学期的体检,父母在家中为他们测量身高),教师通过“看看身高”这一环节的谈话,展示幼儿原有经验;在“认认尺子”“测测身高”这两个环节,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在“说说身高”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感知长高的秘诀,并鼓励幼儿今后运用现有经验关注自我的成长。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活动中,教师结合幼儿出生时、1周岁时、3周岁时的身高,帮助幼儿在尺子上对应、认读刻度,并且利用某一幼儿1周岁身高78厘米这一探究点,引发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寻找78厘米这一刻度,探究所得的方法可为以后的生活服务。整个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测量的可能,让他们亲历整个学习过程,自己则及时捕捉幼儿测量过程中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加以记录,并以照片再现的形式帮助幼儿自我纠正、梳理,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最后利用幼儿测量的数据引导幼儿分享长高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尝试用身高尺测量身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验成长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
,每个幼儿用于夹身高尺的夹子4个,夹子上标记幼儿的学号。
:教师刚出生、1周岁、3周岁时的照片、身高数据及成长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
我长大了(大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