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1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
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花非花
1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
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歌唱表达。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4教学过程
一、初识《花非花》:
1、引出《花非花》,初步感受《花非花》
(1)开门见山: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忆江南》中诗句。
(2)由《忆江南》引入到古诗《花非花》.
师:白居易的诗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可这首《花非花》却比较朦胧抽象。
(3)师:同学们一起吟诵一下。
(4)老师有感情的吟诵《花非花》。(背景音乐:古筝版的《花非花》)
师:老师的吟诵有什么特点? 生:…………(能更好的表现诗人要表达的那种朦胧感)
2、欣赏聆听《花非花》声乐独唱形式
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用这首古诗谱写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师:你觉得歌曲《花非花》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意境?
生1:旋律优美、舒缓,有明显的上下起伏的变化.
生2:表达一种朦胧的美.
(2)师解释歌曲上方的提示:行板、温顺地
行板:行板: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于中慢板.
二、走进《花非花》
学唱歌曲《花非花》:
师: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非花》,用自己最美的歌声表现《花非花》。
(1)出示大歌谱,再次聆听伴奏音乐《花非花》(同步出现旋律线流动的动态画面)。
师:请大家关注旋律线的走向,并和老师一起比划一下。
(2)师:我们已明确了旋律线是上下起伏的,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乐句的句尾,旋律呈上行还是下行趋势. 生:下行趋势.
(3)师: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都是呈下行趋势,这是在表达一种淡淡的伤感,一种低低的叹息。
(4)师:同学们把老师标注出来的每小节的头音,很稳定的演唱一下。(关注音准、发声位置、气息)
(5)师生合作:完成歌谱的接龙演唱。(关注学生的音准,发声位置、声音的流畅性。)
(6)填词演唱,(要求字正腔圆,提醒做好乐句的呼吸,假声高位置的演唱。)
(7)重点指导“夜半来天明去”和“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两个乐句(关注渐强、渐弱、渐慢的处理;关注歌词的腔调和旋律音调的严密结合,表现歌曲的意境。)
(8)完好的跟伴奏音乐再次有感情的演唱。
三、百变《花非花
花非花[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