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统计指数(杨灿)
三、加权综合指数的各种形式
(一)拉氏指数(基期加权综合指数)
(二)帕氏指数(计算期加权综合指数)
(三)拉氏与帕氏指数的比较
计算结果的差异:
分析意义的差异:侧重基期或计算(10)第10章 统计指数(杨灿)
三、加权综合指数的各种形式
(一)拉氏指数(基期加权综合指数)
(二)帕氏指数(计算期加权综合指数)
(三)拉氏与帕氏指数的比较
计算结果的差异:
分析意义的差异:侧重基期或计算期
一般数量比较关系:
原因: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与质量个体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四)综合指数的其他类型
1.马歇尔-埃奇沃斯指数
2.理想指数
(四)综合指数的其他类型
3.鲍莱指数
4.固定加权综合指数
四、加权平均指数的主要形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基期总值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数
绝对数(总值)加权与相对数(比重)加权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计算期总值加权的调和平均指数
基期加权算均指数与拉氏指数
例:
计算期加权调均指数与帕氏指数
例:
条件:个体指数与总值权数之间一 一对应
比较: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关系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及其作用
指数体系的概念
广义指数体系:类似于指标体系
狭义指数体系:一个总值指数等于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
指数体系的分析作用:因素分析、指数推算
二、总量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个体指标的因素分析(连锁替换法)
其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体系为:
(二)总体现象的因素分析(综合指数体系法)
其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体系为:
三、平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1)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2)固定构成指数:
(3)可变构成指数: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一、工业生产指数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
三、股票价格指数
四、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五、产品成本指数
六、空间价格指数(埃奇沃斯公式)
综合评价指数
一、综合评价及其方法
二、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
三、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综合评价及其方法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仅就一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判断
综合评价:须就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常规的综合评价方法:
“简易计分法” 和 “参数指标法”
规范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指数法”
二、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
⑴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⑵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单一“标准值”、“阈值(界限值)”
采用对比方法将数据无量纲化 、归一化
⑶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⑷选择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平均形式)
三、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标准比值法
主要特点:通过对各项参评指标分别确定单一的对比标准来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诸个体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我国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二)功效系数法
主要特点:通过对各项参评指标分别确定阈值,并运用“功效系数”的方法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诸个体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功效系数:
改进的功效系数 :
指标合成:
两种综合评价指数编制方法的比较
⑴标准比值法计算简便,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数可以在100%上下取值,但没有确定的上限。
⑵功效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有确定取值范围(60~100分之间),分析意义直观、明确。
⑶两种方法给出的基本评价结果(排名顺序)通常相同或相近;但由于两者的对比标准不同,各自的评价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本章小结
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总指数的两种编制方法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法
常用的经济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感谢您的关注
(10)第10章 统计指数(杨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