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题目为重庆公务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中最近二次考试中的部分原题,均为在下录入;希望能对考公的朋友有一定帮助。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矛盾。( V)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包括( ABCD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会议纪要主体部分常用的写法有( ABC )。 A条项式 B综合式 C摘录式 D说明式 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出较具体的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C)。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5、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B)。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旅行办法的严密 6、国家公务员自愿提前退休的条件是( AC )。 A男年满 5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 20年的 B女年满 5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 20年的 C工作年限满 30年的 D丧失工作能力的 7 、严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C)。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8、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有:(在书上没找到,是一个多选题)。 9、哪些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ACD )(答案有争议,好多参考资料上都是全选,但是我觉得 B选项并不完全后面应该加上“及其部门”)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10、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 AB )。 A主刑 B附加刑 C独立刑 D自由刑 11、密级标志经常用以下一些文字表示( BCD )。 A特密 B秘密 C机密 D绝密 1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2 13、公布性文件包括( CD )。 A命令 B通知 C公告 D通告 14、法律关系属于( ABCD )。 A思想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经由该关系的参加者的意思表示而建立的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15、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强制和惩罚来实现的( X)。 16、在规范性文件中,表达惩处办法的内容应写入附则( X)。 1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 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8、著作财产权包括( B)。 A发表权 B演绎权 C修改权 D署名权 19、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 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20、下列哪个具体行政行为不在行政复议范围( A)。 A 某甲不服行政机关对其任免的决定 B 某乙认为民政局发给其的抚恤金额数不够 C某丙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保护其财产安全 D某丁认为公安局的罚款是违法的 21、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 C)。 A命令 B指示 C通知 D通报 22、犯罪首要分子指( AC )。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D积极参加聚众犯罪的 23、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上
重庆公共基础知识真题[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