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合作与协调发展,为湖北省西部的现代化建设作出
贡献。
2、经济发展策略
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绿色富硒食品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农业产业规
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策略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建设科技强市和教育强市,培育现代城
市文化,依法治市,创造良好的城市经济环境。
4、环境发展策略
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水土流失,有效控制新的土地开发,切实加强大气、
水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有代表性古迹的保护,把恩施市建设成为湖北省
及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示范城市,最终建设成为具山水园林特色的中等城市。
5、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充分利用恩施的地理位置优势及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地区这一优势,合理配置
恩施的城市空间要素,加强与周边县市在城市功能上的协调关系;建设发达的对外交通体系,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与周边县市协调,共同保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 12 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社会发展目标
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恩施市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第 13 条 产业结构
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规划确定各时期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近期:23:37:40
中期:18:39:43
远期:15:40:45
第 14 条 市域总人口
近期:82 万人
中期:86 万人
远期:92 万人
第 15 条 市域城镇人口
近期:28 万人
中期:35 万人
远期:47 万人
第 16 条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经济发展轴,建制镇为城镇发展依托的市域空间
网络布局。
第 17 条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
第 18 条 城镇职能
恩施市主要城镇职能规模一览表
第 19 条 市域交通网络规划
1、根据相关资料,沪蓉高速公路“宜——恩”段将于近期实施。规划以城区为中心,
209 和 318 国道为轴线,镇乡公路为骨干,形成市域内外联系便捷的公路网。规划国道达二
级公路标准,城区及联系主要城镇的公路均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2、现状恩施机场位于城区许家坪,现已开通武汉、重庆、宜昌的民航客机,年发送旅
客 6 万人次。规划将其等级扩建至 4C 级,且逐步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的航
线,使其成为川、鄂、湘、黔边区的空中门户。
3、随着国家重点项目水布垭工程的立项建设,清江下游将成为主级航道,通航里程达
127 公里,可通航 300 吨级船只,可连接市域七里、三岔、沙地、新塘、红土等乡镇。
4、据铁四院相关资料,规划宜万铁路途经恩施东接焦柳线宜都市,西接重庆市。此方
案的实施可带动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
第 20 条 市域电力网络
1、站点规划:规划设置新塘、官坡、高桥、大庙等四座110KV 变电站。设置板桥、三
岔、红土、崔坝等四座 35KV 变电站。
2、电力网规划:由 110KV 官变向东幅射到 110KV 新塘变,形成东部供电网络;110KV
高桥变向西辐射至 110KV 大庙变,形成西部供电网络,以龙凤坎110KV 变为幅射点,形成
北部供电网络。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 21 条 规划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以商品型的现代化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型和劳动密集型并存的多层次加工工业为龙头,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旅游服务、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发达的
产业结构体系。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以清江文化为地域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效能基础设施、高质量生态环境、
高标准生活环境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3、环境发展目标
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