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非常有名.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
九、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非常有名.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夜书所见》
一萧萧:
二梧叶:
三送:
四寒声:
五动:
六客情:
七知:
八挑:
九促织:
⑩篱落:
注释:
《夜书所见》
一萧萧:风声.
二梧叶:梧桐的叶子.
三送:送来.
四寒声:寒意.
五动:打动.
六客情:思乡之情.
七知:知道,料想.
八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九促织:蟋蟀.
⑩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
萧萧:风声.
动:打动.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篱落:篱笆.
萧萧 梧叶 送 寒声, 江上 秋风 动 客情. 知有 儿童 挑 促织, 夜深 篱落 一灯 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呼呼的风声吹拂着梧桐的叶子,让人感觉到寒意的到来.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的秋风深深地触动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忽然看见夜晚稀疏的篱笆旁有一盏孤灯亮着,知道是孩子们在捉着蟋蟀.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声,,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古诗学习方法:
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了解诗意
体会作者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九月九日:
二山东:
三独:
四异:
五逢:
六倍:
七思:
八遥:
九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九月九日:重阳节.
二山东:华山以东.
三独:单独.
四异:别的,其他的.
五逢:遇到,碰到.
六倍:加倍.
七思:思念.
八遥:远.
九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九月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自一人在他乡像一个陌生的旅客生活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到佳节之际,就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想着兄弟们在重阳节里爬山登高.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们个个插着茱萸,只缺了我一个人.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
从诗句中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孤独寂寞,非常思念亲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关于思乡的诗句:
秋思 [张 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杂诗》 、《回乡偶书》 、《渡汉江》 、《游子吟》……
促 忆 异 逢 佳 倍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