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及均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不同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并能进行简要的
比较和评价;
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过程和运行
机理,理解各个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中央银行货币
供给的影响;
精选课件
第八章 国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
“金融当局出于管理金融的需要和货币政策的考虑,根据
本国货币金融具体情况而公布的货币总量的统计口径。”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货币供给控制机制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high power money)
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是中央银行的
负债。
B= C + R
R为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与库存现金)
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货币供给M=C+D
货币乘数m=M/B= (C+D)/(C+R)=(C/D+1)/(C/D+R/D)
C/D:通货与存款比cr,R/D准备金与存款比rr,
则M=(cr+1)/(cr+rr) ×B
精选课件
基础货币=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准备金=(黄金、外汇及特别
提款权-外国存款)+(政府债券-政府存款)+对商业银行贷款
和贴现+其他资产净值及其他负债
资产
负债
黄金、外汇及特别提款权
政府债券
对商业银行贷款、贴现
其他资产
合计
流通中通货
商业银行存款
财政部存款
外国存款
净值及其他负债
合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作为负债的基础货币是与各项资产业务相对应的,
而且基础货币的创造也是由中央银行各种资产业务推动的。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3、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
m=Ms/B
m=(C+D)/(C+R)
C与D的比称为通货与存款比;R与D的比称为准备与存
款比。
C R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假设基础货币B是5000亿美元,准备金-存款比rr
,而通货-。则货币乘数是多少?
货币供给是多少?
m=(+1)/(+)=
M=*5000=11500亿美元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
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
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
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
币的行为。
贴现政策(discount policy)
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已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
现的现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
法定准备率(legal reserve ration)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1、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
2、预期报酬变动效应(effect of expected)
3、金融危机
4、非法经济活动
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
1、经营的扩大或收缩
2、经营效益的高低
存款货币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1、调节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的比率
2、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精选课件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M=Ms/B=(C/D+1)/(C/D+R/D)
影响B的因素:
1、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准备率
2、央行对商行的贷款
C/D: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R/D:由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构成
精选课件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社会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与社会总需求
(aggregate demand, AD)
社会总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可供商品、劳
务总量。
社会总需求:一定时期内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
D=C+I+G+X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由该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
度之积构成。
精选课件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
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绝非是等量的。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
的总需求。
4)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
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
但并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
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
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及均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