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遵义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
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4
第一节 “十二五”取得成就 4
4
0公里,占全市国省干线总里程的26%。国省干线的逐步优化完善,加强了与高速公路及农村公路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了公路路网结构。
四是通村公路建设。至2015年末,全市安排通村油路建设7993公里,建成通村油路6328公里,,除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影响未完工的项目外,基本实现100%建制村通油路目标,农村出行条件取得显著改善。
6
五是汽车站场建设。“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建综合客运枢纽3个,县级客运站2个,乡镇客运站161个,县(区、市)%以上。
六是水运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全市水路交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是“十一五”;全面建成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四级航道196公里,航道里程达927公里,新增船舶600艘,建成乌江渡、楠木渡、沿江渡、河闪渡、樱桃井、飞龙湖等港口码头9个,城乡便民码头8个,渡口70道,,是“十一五”,实现了投资增额、航道增等、船舶增位、港口增容、运输增量的目标。
七是铁路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铁路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川黔铁路遵义城区段线路外迁工程、阁老坝铁路货场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昭通至黔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遵义东站高铁新城、阁老坝物流新城启动前期工作;昭通至黔江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遵义至泸州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贵阳经襄阳至郑州铁路、贵阳(开阳)至遵义城际轨道交通、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纳入《贵州省铁路网规划》,其中,遵义至泸州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贵阳经襄阳至郑州铁路已列为贵州省政府和成都铁路局共同争取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家“十三五”
7
铁路发展规划项目。
八是民航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航空经济成效显著,。遵义新舟机场实现军民合用,遵义空中走廊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善了遵义市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格局,打破了遵义不通航的历史,对于改善遵义市交通运输条件和对外交通运输质量,增加遵义市对外交流渠道,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加快遵义市经济社会建设显现出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经国家批准新开工建设遵义茅台民用机场,预计2017年底建成通航。
运输事业
公路运输。“十二五”时期,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73931万人,旅客周转量6513534万人公里,货运量77852万吨,货物周转量6225971万吨公里,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39%、234%、289%、294%。公路客货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达到86%、90%,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稳列首位。
水路运输。全市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010万人,客运周转量15305万人公里,货运量3085万吨,货物周转量1134800万吨公里,渡运量2200万人,分别比“十一五”%、%、%、%、35%。
铁路运输。全市铁路充分挖掘运输潜能、积极拓展运输市场,铁路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
9
航空运输。自遵义新舟机场投入运营以来,已开通遵义至北京、广州、上海(虹桥、浦东)、深圳、昆明、成都、海口、三亚、西安、天津、杭州、武汉、郑州、大连、南宁、厦门、长沙、南京、南昌、温州、珠海、香港等25个城市的航线航班,覆盖全国17个省(市)航线16条,港澳地区航线1条,先后加密了遵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6个城市航班,遵义至香港航线航班于2015年11月27日正式执飞,遵义机场临时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自开航以来累计起降航班20401架次,。遵义机场在全省9个支线机场中持续保持城市通达能力、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三个第一;2014年遵义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200个开通定期航班的民用机场中排79位,2015年在西南地区38个支线机场中位列第8位。
邮政运输。2015年,全市邮政业累计完成业务总量63430万元,%,%;业务收入累计67457万元,%,%。截止2015年底,全市备案邮政网点310个,服务区域覆盖15个县(区、市),227个乡镇,1715个行政村,305个社区,解决劳动就业人口约1500人;全市入驻快递品牌23个,依法取得快递许可的企业共41家,依法取得快递经营许可的快递网点2
遵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