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动脉结扎内痔悬吊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痔上动脉结扎内痔悬吊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混合痔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 各46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外痔切剥术治疗, 优化组运用痔上动脉结扎内 同意治疗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内痔核相对较大, 数量≥3个, 表现为环状分布;有肛门坠胀、便血、瘙痒、排便不尽等情况。
1. 3 方法
1. 3. 1 常规组 运用常规外痔切剥术治疗, 患者保持截石位, 通过组织钳提取痔疮组织, 然后进行组织剪除, 通过对两侧切口做修整, 将残余的血管团块与纤维结缔组织全部剥除。将其切口朝外合理的延长, 保持线形切口, 而后做好切口修整, 一般不需要做伤口缝合。
1. 3. 2 优化组 运用痔上动脉结扎内痔悬吊术治疗, 操作与常规组相似, 主要是进行痔上黏膜环切手术, 通过肛管扩张器观察痔疮脱垂情况, 而后针对距齿状线开展荷包缝合, 再将吻合器置入后固定, 在做30 s击发后做旋出, 再做直肠黏膜完整性的检查。如果吻合口有出血, 可以通过3-0可吸收线做8字形的伤口缝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运用VAS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 评分越高疼痛越重, 反之代表疼痛越轻。治疗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满意率=(很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症状消除, 痔核消除;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好转, 但是有轻度病灶残留, 同时痔核有缩减, 但未全部消除;无效:治疗后症状与病灶组织情况没有改善, 甚至严重化。并发症主要包括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
1. 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优化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比较 优化组住院时间、VAS评分分均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优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3。
2. 4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优化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4。
3 讨论
混合痔是内痔与对应外痔同时存在所形成的肛肠系统疾病, 患者会呈现出肛门肿块外脱, 肛门有坠胀感, 局部有分泌物与瘙痒。以青壮年群体较为高发[2]。尤其是患者在辛辣饮食与饮酒等情况后容易病发。该病是肛门同方位齿线上下由于静脉曲张构成团块, 内外部分相连通, 属于相对严重的痔疮。%比例[3], 尤其是女性群体甚至会更多发这种情况。与患者个人生活时长时间的久坐、久站等导致局部区域血液无法顺畅的流通运行[4]。排便习惯不良, 喜欢久蹲, 这样促使腹部压力较高, 引发静脉血流运行
痔上动脉结扎内痔悬吊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