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王树先
活动目标
1、 认识“乞”、“霄” 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和作者情感,并和其他人分享。
重 点
1、 认识“乞”、“霄” 2《乞巧》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王树先
活动目标
1、 认识“乞”、“霄” 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和作者情感,并和其他人分享。
重 点
1、 认识“乞”、“霄” 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 点
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和作者情感,并和其他人分享。
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
动
过
程
活动名称
活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 教师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2、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与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你猜 一猜是什么节日吗?(乞巧节,七夕节)。
3、 板书:乞巧,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自读感悟,
整体感悟
1、 “乞”和“气”的区别,理解乞巧(除了题目,你还在哪 儿找到“乞巧”这个词,打上问号,等一会再来探讨)。
2、 了解作者
3、 初读古诗,理解:宵——晚上。今宵——今天晚上。霄一 一天空。碧霄一一深蓝色的天空。
4、 划分节奏。
三、品读古诗, 积累内化
1、 朗读第一二句,突出“看”、“渡”。
2、 朗读第三四句,理解“家家”、“穿尽”、“几万条”。
3、 欣赏“乞巧节画面”。
4、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情感。
四、总结
1、 本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情感。
2、 将这首诗和朋友家人分享。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乞巧》
2、 课后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开个故事会。
六、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