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整理ppt
记者和采访对象关系
取和予
生和熟
说和做
整理ppt
取和予的矛盾
1、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 采访对象
索取
给予
整理pt
(1)记:你把所有的队员都换掉了。
陈:基本都换掉了。
(2)记:为什么呢?
陈:为的就是2004年奥运会或者是更长远的一些比赛。
(3)记:但是我相信前一届教练挑的队员也都是很高标准,个个也都是很优秀的选手……
陈:作为我可能会更超前一点……地方上来的教练,会考虑上任一年内成绩不能太差,所以会留住好的球员,把今年先度过。但是我组队的第一想法是,我挑选队员不能走弯路,不能第一年第二年用的队员,第三年不用,这就是走弯路。
(4)记:但这样做风险很大啊,等于是从头再来。
陈:风险大收获也大。
(5)记:有没有个人的因素在里面?怕老队员自恃功高,尾大不掉,会压不住?
陈:这倒是没有。
(6)记:那么你通过什么标准来挑选队员呢?你想组建一支怎样的队伍呢?总体的构想?
陈:……
整理ppt
就这个采访主题,比较一般的思路
可能会是(1)、(2)、(6)的采访顺序,比较平直地询问组建队伍、挑选队员的思路,采访对象可能也就据此做答。这是正面的提问。
但是,记者中间穿插的第(3)、(4)、(5)个问题,确实是作为观众完全有可能想进一步了解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从侧面(问题3)甚至是反面(问题5),进一步挖掘的信息。而恰恰是这几个问题,带出来的信息量更大,更有价值。
整理ppt
(二)提问的类型
记者的提问五花八门,划分的类型也不一而足,但所有的提问不外乎两大类型:
开放式提问
闭合式提问
整理ppt
1、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广泛、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整理ppt
比方说一位外商来河南考察投资环境,我去采访他,问:“请您谈谈对河南的印象好吗?”这就是开放式提问。关于对河南的印象,对方可以简单地回答“好”,或是“还可以”之类,也可能大谈河南人好,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便捷等等,完全没什么限制,对方可以很随意地回答。
提这样的问题其实很容易:今天这位外商来可以这样问,明天另一位外商来还可以这样问,几乎对任何对象——哪怕对他毫无了解都可以这样提问,但对于究竟想从采访对象那里问到什么,通常很难一个问题就问到点子上。
整理ppt
2、闭合式提问
所谓闭合式提问,就是问题提得比较具体、明确、范围限制得很严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整理ppt
闭合式提问可以说是问什么对方就
得答什么,所以战斗力比较强。
例如,还是采访某外商,如果提问是:“您喜欢郑州这个城市和它的市容吗?”或“您是否有再次访问河南的愿望?”这就是闭合式提问。对方的回答必须是明确的,答必所问的。
整理ppt
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的
优点与缺点,实际上是互补的。
一般而言,开放式问题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的压力等情况。
闭合式问题一般适于层层追问、深入突破、证实事实等。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ppt
(三)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问得自然。这时提问的态度和气氛问题。如果问得十分唐突、生硬,就会破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问得明白。这时提问的内容问题。记者应该善于把一个大问题化成一些具体的问题。问得具体,才容易问得明白;
第三要问得简洁。这是提问的表现形式问题;
第四要问有特色。这是提问的个性问题。只有问你眼前这个采访对象最合适的问题,才是有特色的问题。
整理ppt
(四)艾丰的六个“不要提”
1、不要提太大的问题(不要企图“一口吃个大胖子”)
2、不要提过多的外行问题(一点不提是难以做到的,但要争取少些。)
3、不要提暗示性的问题。(即不要强加于人,给人竖根“杆”,让对方“顺杆爬”。)
4、不要提过于轻率的问题。(毫无意义和目的地卖弄技巧,会导致提轻率的问题。)
5、不要提太“硬”的问题。(就一般情况、一般对象、一般记者而言,直率不等于生硬。)
6、不要提审问式的问题。(即要善于引导,在交谈中发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