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心得体会800字
乡镇工作心得体会800字1
吾有一挚友,在乡镇任主要领导。仕途上,他是一支绩优股,可谓春风得意,锦绣前程,成为“一方诸侯”指日可待。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突然传闻他已向组织提出了辞呈,后经证明,确有啤酒白酒红酒交织着喝。联络感情、融洽关系、争取资金、引进项目,使乡镇干部不得不推杯换盏。酒宴结束,目的虽然达到了,但已是醉眼迷离。当然,近几年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乡镇工作心得体会800字2
根据镇党委要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通过听取动员报告和有关专题的集中学习和自学,现领导干部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应当怎样对待群众为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事们赐予指正。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有的官架子很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与基层群众形同陌路;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对群众疾苦冷眼旁观;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求升迁,虚报浮夸,瞒上欺下,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全部这些,背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违反了党的群众路途,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
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看法对待群众,是党性观念、纪律作风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冷眼旁观,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党的背叛。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相当突出,究其缘由: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官僚主义严峻,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不愿面对群众;二是工作拈轻怕重,情愿做能出风头、易出政绩的“大”事情,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三是不擅长做群众工作,不会讲群众语言,对群众张口结舌,不会面对群众;四是自身不过硬,怕群众告状,找自己的麻烦,不敢面对群众。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产党及其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肯定会兴盛起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需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敢于面对面做群众工作,认仔细真访民情、诚恳切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进一步把我们党亲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第一、要牢记宗旨,心里装着群众。
“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重量就有多重。必需坚固树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阔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仔细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意增加财政收入,又注意增加农夫的收入;既注意发展传统农业,又注意发呈现代农业;既注意发展其次产业,又注意发展相宜就业的第三产业,力争让广阔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其次,要放下架子,敢于面对群众。
放下架子并不意味着威信的丢失。干部越熟识基层,爱护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敬重和信任干部。放下架子,要从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起先,消退党政机关的神奇感,让来访群众都能干脆走进机关,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反映问题。要主动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支委会,公民旁听政府、村委会的办公会等制度,不涉及保密问题的事项全部向群众公开,使各项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同时,要公开回应群众的询问和投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干部与群众干脆沟通的良好平台。
第三,要以民为本,充分敬重群众。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养低、“老败兴”,不能与“我”为伍。这是极其有害的,实质上是“官本位”意识作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郑培民同志奉行“万事民为先”,优秀共产党员巨粉娥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他们遇事征求群众看法,敬重群众意愿,体现了从心底对群众的敬重。这年来,我镇放开党委、政府的大门,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加权和监督权,目的就是真正把群众当成主子。我们让群众走进政府,实行接待群众“首问责任制”,力求从微小之处体现对群众人格、权利、地位的敬重,使他们充共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乡镇工作心得体会800字3
很荣幸也很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与领导和全县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有许多感悟想与大家沟通共享,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如何做好基层干部谈三点体会。
乡镇工作心得体会8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