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信息窗1 采集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信息窗1 采集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 能力目标: 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会用2~5的口诀求商
2.会列除法竖式。
3.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方法择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想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美景吗?(想)不过,你得通过考验才行。有信心吗?
下面,我们进行口诀抢答练习。听清要求:会的同学迅速大声抢答。准备好了吗?开始!(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争强好胜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开始我采用闯关考验的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为后面用乘法口诀求商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引入: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瞧!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课件出示)这里山青水秀,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蝴蝶飞舞,好一派迷人的景象!这些小朋友也来到了美丽的郊外,正在采集标本呢。
2、找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吗?(生答)
师随学生说的信息,边说边板书,并随时评价:你提的是关于蝴蝶的信息,板书:(蝴蝶)。依次找出其他的信息,教师板书:(花朵、叶子)
3、提问题:根据找出的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生答)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3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增强感性认识,让孩子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轻松进入对信息窗的学习,在感受到数学的“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提出的信息可能是无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渗透分类整理信息的思想,并用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为高年级整理繁多的信息打好基础。】
三、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提问:我们先来解决关于蝴蝶的问题,你能把蝴蝶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吗?(指生读)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快速说出算式!(15÷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引导生说出:因为要算平均每人捉了几只,就要把15平均分成3分,所以用除法。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培养学生完整的读出题目,也是提高习性效率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巩固除法的意义,为下面动手摆一摆做好铺垫。】
提问:怎样计算呢?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也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做完的同学请举手向老师示意。(学生动手)
学生交流:让摆小棒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摆法。
师随机评价:这样能很清楚地看出15里面有3个5,所以,15÷3=5(只)。
师:这位同学用摆一摆(板书)的方法求出了商。除了动手摆一摆,还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说出用口诀的方法。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