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南站资料.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1
规划区位
铁路上海南站通往中国南部浙江,杭州,温州。。中国南部
01
规划范围
铁路上海南站位于徐汇区西南部,距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约5公里。南站主站屋和车站南北广场占地60公顷,东起柳州路,西至桂林南路,北靠沪闵路,南  (4)行包车辆   行包车辆从老沪闵路辅道进出口进入,至行包广场作业后,沿原路驶离广场。其中,行包房西侧设小型社会停车场,方便行包的寄取。
北广场进、出站交通流线分析
02
南广场进、出站流线
进出南广场车辆全部为单向行驶。   (1)市区公交车、近郊车以及长途汽车   进站:由石龙路进口进入动力南一路行驶,依次进入对应的候车站。先为长途汽车,次为近郊车,最后为市区公交车。   出站:载客后市区公交车沿动力南四路、动力南五路驶离南广场,近郊车及长途汽车则由动力南二路通过柳州路辅道出口驶离南广场。   (2)出租车   进站:由柳州路辅道连接的一条高架上匝道,,下客后由平台上设置的下匝道驶离南广场或经动力南六路、动力南一路、动力南二路进入出租候车站等候载客。出站:进入出租候车站,通过动力南三路在地下一层下沉式广场处载客后,前往进入动力南五路,驶离南广场。   (3)社会车辆   进站:进站方式与出租车通行线路相同,,可沿平台设置的匝道驶离车站,或下至动力南五路行驶,通过动力南一路、动力南四路进入南广场地下车库。   出站:通过动力南一路、动力南二路、动力南三路进入地下一层下沉式广场处,载客后进入动力南五路行驶,驶离南广场。   (4)邮件车辆   邮件车辆由柳州路辅道进出口进入南广场邮件中心,作业后由柳州路西侧地面辅道驶离南广场。
南广场进、出站交通流线分析
上海南站设计非常独特从外观看好似一个飞碟南站的
一楼是火车停靠站;二楼就是候车室;三楼是进站口,被设计成环行并包围整个候车室。
  进出南站也是非常方便的:一三号地铁,各路公交车,出租车也允许直接开到三楼的进站口这是从其中一个检票口看到候车室的样子。
  铁路上海南站分为主站屋和车站南北广场,共占地60公顷。南站主站屋设计为巨大圆形钢结构,高47米,圆顶直径200多米,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整体结构。南来北往的火车可从主体建筑的架空部分穿行而过。主站屋分为三层:
  1.中层与地面同高,为站台层,设有13条铁轨和6个上下客站台,并设通道与南北广场相连,还设有贵宾候车室、车站公安派出所等;
  2.上层为出发层,设有周长为800米的高架环形出发平台、可同时容纳一万余人候车的大空间候车区、检票通道等;
  3.下层为到达层,设有旅客出站地道、南北地下换乘大厅、地铁一号线、三号线、即将建设的轻轨L1线、部分长途客运和旅游专线等,在站内实现零换乘。
  客站站场设铁路到发线10股,旅客站台6座,北侧为基本站台,其余5座为中间站台,设计能力为日到发客车60对,日停靠77对客车,年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候车室最高集结人数为6000人。
04
PART

2. 南北广场
Design and Landscape
景观与规划
Shanghai
RAILWAY STATION
南站设计方案
02
总平面图
对于上海南站这类公共性、标志性极强的建筑物,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建筑主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圆形火车站,强调圆形母题是建筑设计施工中的最大亮点。为了突出圆形建筑物,使之在整个广场上成为视觉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核心主题,广场的景观设计也以与站屋同心圆的形式向纵深辐射。景观广场以同心圆形状环绕站屋四周,以环形灯带道路以四条放射形大道为主要骨架,共同构筑整个南站广场。 同时,在设计中,始终贯彻建筑为主,景观为辅的原则——大绿化景观环境是大空间站屋的功能扩展和视觉延伸。无论是景观道路,树穴布置,灯光照明布置方面以环形、放射形为基本构图,还是树种选择上,以环向为常绿树种,径向为落叶树种,外密内松的疏林硬地布置,或是栏杆扶手,材质用料上,选用类似于站屋的不锈钢板,透明玻璃等材料,尤其是在处理与主体站屋方面,在后退60m环形范围内,设计成下沉式斜坡草地,开敞的波浪形草坡上不种植任何乔木或灌木,再后退13m环带的硬质平台,不放置高的构筑物,以透明玻璃栏杆划分草坡与广场的界线,纯净地表达建筑物的圆形轮廓,给人们预留了足够的观赏面。 南站广场的景观规划设计在合理布局广场空间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环境质量,体现21世纪现代设计理念,以及适度超前、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的宗旨,与南站主体站屋设计相得益彰,与长途客运站、邮件转运中心,行包房等辅助建筑和谐共处,功能互补,形成了与主体建筑相辅相承、动静态结合的标志性景观广场,许多细部都结合地

上海南站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2.38 MB
  • 时间2022-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