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干部公务文写作文风整改措施
重视指导机关和指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生活的特点之一和必然要求。鉴于体系中权利运作的向度根本属于自上而下类型,因此,很多事情需要各级指导机关、指导干部带头推动。甚至在农村基层,也长期存在“村看村、户看户
指导干部公务文写作文风整改措施
重视指导机关和指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生活的特点之一和必然要求。鉴于体系中权利运作的向度根本属于自上而下类型,因此,很多事情需要各级指导机关、指导干部带头推动。甚至在农村基层,也长期存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说法。这是指导干部示范效应的典型表现。文风问题同样如此。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指导机关、指导干部的文风直接影响到党报、党刊等媒体的风气,影响到政府、社会组织的文风。而一旦党内某种文风形成后,就会带动形成特定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反转过来影响到党内的文风,使党内文风的转变难度更大。因此,从指导机关、指导干部带头做起,可以依赖指导体制的特点形成示范效应,并依赖执政党在言论发动中的影响力,以党报党刊为媒介,形成党内外文风良性互动的开展态势。
指导机关、指导干部带头转变文风,需要多方面措施推动、改良。比方,如今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典型经历介绍,“格式化”语言倾向非常明显,说真话难是普遍存在的困惑。这种现象从外表上看是“懒惰”造成的,其实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怕犯错误,怕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印象足以影响到一个人的升迁!在现行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下,说真话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说上级喜欢听的话,说一些保险系数较大的话,就逐渐形成了“格式化”语言套路。要打破这种思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与现行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考核等都联络在一起。文风是表象,背后深层次问题是改革的难点。
指导机关、指导干部带头转变文风,还需要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场面。党的文风从来都是党内精神状态、政治生活的反映。在党的历史上,凡文风较好的时期,都是党的思想解放、党内生活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较高的时期。比方,建党初期,尽管当时缺少党的建立经历,但那时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党内得到继承。那时的文章,没有或较少有固定套路、形式,充满了对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探究精神。再如,延安整风时期,党内经历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对共产国际的某些经历、对马克思个别结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党内文风出现较大改观。又如,理论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把人们从长期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党内民主气氛较浓,犀利、旗帜鲜明的不同观点同时涌现,形成虽有不同看法,但文风生动、不说空话、敢为真理而言的风气。当然,如今的形势与真理标准讨论年代不一样,改革、开展、稳定是头等大事,但是,说真话、不唯书、不唯上的风气和精神,仍然是当下深化改革、科学开展所需要的。唯有在这种风气和精神下,才有讲真话不讲假话、清新而生动的文风。营造这种风气,一是需要在党内各级指导干部中形成干事的心态,奋斗的精神;
二是需要有不同意见平等表达的机制与平台;
三是不以言取人,要以实绩取人,等等。如此才可以有真正科学和
领导干部公务文写作文风整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